備考201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練習題十六
答案在每頁題目最下方空白處,選中可見,或者按ctrl+A可見公務員考試信息網
一、單項選擇題
l.2009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第二十二屆“中國水周”的活動也在當天拉開帷幕。下列哪項是2009年聯合國確定“世界水日”的宣傳主題?( )A.“跨界水——共享的水、共享的機遇”B.“應對水短缺”C.“水與文化”D.“涉水衛生”
2.2009年4月20日在瑞士日內瓦萬國宮召開的聯合國( )大會,為期5天的會議審議了2001年通過的《德班宣言和行動綱領
3.根據有關刑事訴訟法律規定,合議庭對復雜重大案件,可以提請院長決定將案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合議庭提請院長將案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的時間應是以下哪個階段?( )A.合議庭開庭審理之前B.合議庭開庭審理之后進行評議之前C.合議庭開庭審理并經評議之后D.合議庭開庭審理之前,院長認為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的時候
4.認識的客體是指( )。A.獨立存在的客觀事物B.主體實踐和認識活動的對象C.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D.自然界的“自在之物”
5.面對國內市場上空調生產廠家的激烈競爭,我國一家大型空調生產企業在市場上率先降價,提高了該企業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這一行為( )。A.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B.違背了價值規律的客觀要求C.能降低該企業空調的價值量D.說明了市場經濟具有競爭性
6.你在接受別人的服務時,如果想到自己也是服務者,也是為別人服務的,那么你就會尊重為你服務的人。其中蘊涵的哲理是( )。A.矛盾雙方地位平等B.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C.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是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 D.不同性質的矛盾應該用不同的方法解決
7.某選區選舉地方人大代表,代表名額2人,第一次投票結果,候選人按得票多少排序為甲、乙、丙、丁,其中僅甲獲得過半數選票。對此情況的下列處理意見哪一項符合法律的規定?( )A.宣布甲、乙當選B.宣布甲當選,同時以乙、丙、丁為候選人另行選舉C.宣布甲當選,同時以乙、丙為候選人另行選舉D.宣布無人當選,以甲、乙、丙為候選人另行選舉
8.下列哪種情況不屬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 )A.行為地在我國領域內,而結果地在我國領域外B.行為地和結果地均在我國領域外,但被害人是我國公民C.行為地在我國領域外,結果地在我國領域內D.行為地和結果地均在我國領域內
9.商品價值的大小是由( )。A.商品的價值量決定的B.生產商品的勞動時間決定的C.商品生產者的個別勞動時間決定的D.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10.下列哪一機構,是管理少數民族事務的?( )A.總稅務司B.澎湖巡檢司C.理藩院D.軍機處
參考答案解析
1.A【解析】2009年世界水日的主題是:“跨界水——共享的水、共享的機遇”,2007年世界水日的主題是:“應對水短缺”,2006年的主題是:“水與文化”,2008年的主題是:“涉水衛生”。所以正確答案為A。
2.C【解析】2001年在南非德班舉行的聯合國反對種族主義世界會議上通過了《德班宣言和行動綱領
3.C【解析】略
4.B【解析】認識的客體是指進入主體認識和實踐領域被主體所把握的客觀對象。故正確答案應為B。
5.D【解析】本題以我國空調市場上商家的競爭為背景,考查對市場經濟的正確認識。題目中某企業利用降低價格來擴大本企業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降低價格只有影響到經濟秩序和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時,才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所以不能選A;題目中的企業正是自覺利用價值規律,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的,所以B選項不合題意;價值量與個別企業的經濟活動沒有直接關系,C不能選;D正確說明了市場經濟條件下某企業采取上述行動的原因,應選。
6.B【解析】這段話主要是講服務者與被服務者的換位思考,蘊涵的哲理即是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故正確答案為B。
7.C【解析】略
8.B【解析】根據《刑法
9.D【解析】形成商品價值的勞動是相同的人類勞動,是同一的人類勞動力的耗費,因此,商品的價值量不能由個別生產者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即個別勞動時間來決定,而是由生產該商品所必需的平均必要勞動時間,即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決定。
10.C【解析】總稅務司主要負責管理稅務;澎湖巡檢司是元朝時所設,管轄當時的澎湖和琉球;理藩院是清朝時設立的,掌管少數民族事務;軍機處是清代官署名,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樞權力機關。
單項選擇題
1.某地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辦公室主任王某,急于引進外資,對于前來投資的“外商”甲某等人盲目輕信,未認真審查其主體資格、資信狀況,就簽訂引資合作協議,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先期打人對方賬戶400萬元,結果,先期打人的資金被悉數騙走,給國家造成了嚴重損失,王某的行為已經構成了( )。A.玩忽職守罪 B.濫用職權罪 C.國家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罪 D.尚未構成犯罪
2.當勞動爭議發生時,當事人的下列做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當事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B.當事人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 C.當事人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D.當事人所在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3.現行憲法規定,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審批權屬于( )。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全國人大常委會 C.國務院 D.本級人民代表大會
4.作品被收集、出版、發行的9歲小畫家是( )。 A.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B.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C.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D.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5.根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享有人身特別保護權的人大代表包括( )。 A.各級人大代表 B.全國人大代表 C.省級以上人大代表 D.縣級以上人大代表
6.下列可以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的是( )。 A.未成年人作出的各類證言 B.當事人李某的妻子向法院作出的有利于李某的證言 C.原告提出的字跡清晰的合同文書復印件,但原件已丟失,且被告否認有該合同文件 D.原告王某向法院提供的其采取偷錄的方法獲取的證明被告楊某借其人民幣2000元的錄音帶,但有些關鍵內容不清楚
7.受理申請宣告公民失蹤或死亡的機關是( )。 A.民政機關 B.司法行政機關 C.人民法院 D.公證機關
8.趕赴火場的消防隊及其消防車輛、物資需要鐵路和輪船運輸時,鐵路和航運部門應當免費優先載運。這體現了行政主體享有( )。 A.行政特權 B.行政收益權 C.獲得社會協助權 D.先行處置權
9.根據我國現行憲法和立法法的規定,下列行為構成違法的是( )。 A.全國人大常委會撤銷某直轄市人大常委會批準的單行條例 B.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 C.全國人大改變其常委會批準的自治條例 D.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法律由國家主席簽署主席令子以公布
10.某縣技術監督局委托該縣農業技術推廣站對販賣假種子的單位和個人行使處罰權,技術推廣局應以下列哪個單位的名義行使處罰權?( ) A.縣技術監督局 B.農業技術推廣局 C.農業技術推廣局執法站 D.縣人民政府
參考答案解析
1.C【解析】根據《刑法
2.A【解析】《勞動法
3.B【解析】《憲法
4.A【解析】《民法通則
5.D【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6.D【解析】《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7.C【解析】《民法通則
8.C【解析】獲得社會協助權,指行政主體在從事緊急公務時,有關組織或個人有協助執行或提供方便的強制性義務,違者將承擔法律責任。
9.C【解析】《立法法
10.A【解析】被委托的組織應該以委托的組織的名義實施行政行為。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一、單項選擇題
1.關于行政法規,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 A.行政法規可以設定行政拘留處罰 B.行政法規對法律設定的行政許可作出具體規定時可以增設行政許可 C.行政法規的決定程序依照國務院組織法的有關規定辦理 D.行政法規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法制辦裁決
2.根據我國憲法規定,在公民的法定權利和自由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 A.出版自由 B.結社自由 C.言論自由 D.示威自由
3.根據馬克思主義法學的基本觀點,下列表述哪一項是正確的?( ) A.法在本質上是社會成員公共意志的體現 B.法既執行政治職能,也執行社會公共職能 C.法最終決定于歷史傳統、風俗習慣、國家結構、國際環境等條件 D.法不受客觀規律的影響
4.關于我國公證制度,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 ) A.公證機構不以營利為目的 B.經過公證的以給付為內容并載明債務人愿意接受強制執行承諾的債權文書具有強制執行效力 C.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對公證書內容有爭議的,可以就該爭議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D.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辦理公證,均可委托他人辦理
5.張某將鄰居李某和李某的父親打傷,李某以張某為被告向法院提起訴訟。在法院受理該案時,李某的父親也向法院起訴,對張某提出索賠請求。法院受理了李某父親的起訴,在征得當事人同意的情況下決定將上述兩案并案審理。在本案中,李某的父親居于什么訴訟地位?( ) A.必要共同訴訟的共同原告 B.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 C.普通共同訴訟的共同原告 D.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
6.有權就實施行政許可收取費用作出規定的規范性文件是( )。 A.法律和法規 B.法律和規章 C.行政法規和規章 D.法律和行政法規
7.甲經貿公司租賃乙大型商場柜臺代銷丙廠名牌床罩。為提高銷售額,甲公司采取了多種促銷措施。下列措施哪一項違反了法律規定?( ) A.在攤位廣告牌上標明“廠家直銷” B.在商場顯著位置擺放該產品所獲的各種獎牌 C.開展“微利銷售”,實行買一送一或者買100元返券50元 D.對顧客一周之內來退貨“不問理由一概退換”
8.李某在某特區打工時被機器軋斷手臂,就賠償問題與企業發生爭議起訴至法院。根據該特區依據全國人大授權制定的地方性法規,李某只能得到20個月工資的賠償額,而根據該特區所在省的地方法規,他可以得到25個月的賠償額。法院應如何處理本案?( ) A.直接依據省地方性法規審理判決此案 B.直接依據特區地方性法規審理判決此案 C.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裁決后審理判決此案 D.提請國務院作出裁決后審理判決此案
9.下列有關審判制度的哪種說法是錯誤的?( ) A.我國的審判制度是在“議行合一”的制度框架下建立的 B.按照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的主體是法院 C.世界上許多國家的訴訟活動實行審判中心主義,其偵查起訴程序被稱為“審判前程序” D.實行三權分立的國家,其法院和政府均隸屬于議會,議會對它們的權力進行制約
10.法律與利益有著內在的聯系。下列關于法律與利益關系的表述,哪一項是錯誤的?( ) A.法對社會的控制和調整主要通過對利益的調控而實現 B.法律是分配利益的重要手段,法律表達利益的過程,同時也是對利益選擇的過程 C.民法的誠信原則在維護民事活動中當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平衡方面具有積極作用 D.離開了法律,利益就無從產生,也無以存在
參考答案解析
1.【答案】C。解析:《行政處罰法
2.【答案】C。解析:根據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因此言論自由的地位要高于其他權利。
3.【答案】B。解析:A項否定了法的階級性。法的階級性是指,在階級對立的社會,法所體現的國家意志實際上是統治階級的意志。C 項否定了法的物質制約性。法的物質制約性是指法是由一定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這里所說的“物質生活條件”是指與人類生存條件相關的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地理環境、人口的增長及其密度等諸多方面,其中主要是統治階級建立政治統治所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法的物質制約性同法的階級性相比較,則是更深層次的本質屬性。它是法產生與存在的客觀基礎。D 項明顯錯誤。馬克思主義法學對法所作的科學揭示,表明了法與客觀規律有著密切的聯系,表明了法作為一種社會現象是受客觀規律支配的。B 項是對馬克思主義法學觀的正確理解。
4.【答案】D。解析:根據《公證法
5.【答案】C。解析:本題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來確定答案。第一,張某對李某及其父親的人身侵害不是同一個訴訟標的,雖然侵權主體都是一樣的,但是被害人是不同的,實際上客體是兩個行為,因此訴訟標的屬于同一種類,只能是普通的共同訴訟;第二,題干中已經明確“法院在征得當事人的同意的情況下決定將上述兩案合并審理”,因此一定是普通共同訴訟,因為必要的共同訴訟不需要經過當事人同意合并審理,法院就可以自行合并審理。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C。
6.【答案】D。解析:《行政許可法
7.【答案】A。解析:《反不正當競爭法
8.【答案】B。解析:《立法法
9.【答案】D。解析:我國的國體是人民民主專政,政體是人民代表大會制。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的議行機關,代表人民行使權力。我國的審判機關是由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因此,審判制度是在“議行合一”的制度框架下建立的。故A正確;《法院組織法
10.【答案】D。解析:所謂利益,就是人們受客觀規律制約的,為了滿足生存和發展而產生的,對于一定對象的各種客觀需求。離開了利益關系,法既無從產生,也無以存在。在法律與利益的關系中,利益處于主導地位。選項D弄反了法律與利益的主次地位,是錯誤的。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單項選擇題
1.法律的公布是指( )將通過的法律用一定形式予以正式公布。A.國家權力機關B.國家最高人民法院C.國家司法機關D.法律制定機關
2.1914一1918年中國民族工業得到發展的原因有( )。①辛亥革命沖擊封建制度②清政府允許民間辦廠③北洋軍閥分裂④帝國主義忙于一戰,暫時放松對華經濟掠奪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④
3.某工商局招聘員工時,以不正當理由拒絕接受女性。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勞動者的( )。A.平等就業權B.休息休假權C.取得報酬權D.安全衛生權
4.國家公務員向有關單位提出申訴的必要理由是( )。A.對公務員個人的處理不公正B.公務員對涉及本人的人事處理決定不服C.公務員認為自身受到的處理或待遇不合理D.需有涉及公務員個人的處理決定
5.第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將“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這標志著( )。A.我國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完善B.我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進步C.我國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發展D.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升華
6.在法學上,一般認為,劃分法律部門的主要依據是( )。A.法律調整的效果B.法律調整的對象和方法C.法律法規的數量D.法律調整的后果
7.張某與范某有仇,遂尋機報復。一天張某得知范某一人在家,便身帶匕首向范家走去,途中突然腹痛,便返回家中。張某的行為屬于( )。A.犯罪中止B.犯罪預備C.犯罪表示D.不構成犯罪
8.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我國刑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我國刑法,但是按我國刑法規定的( )的,可以不予追究。A.最低刑為5年以上有期徒刑B.最高刑為5年以下有期徒刑C.最高刑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D.最高刑為2年以下有期徒刑
9.國家公務員錄用的首要原則是( )原則。A.平等B.公開C.競爭D.擇優錄用
10.經營權是經營者對其經營財產的一種( ).A.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B.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C.使用權利D.不能占有,只能使用和獲得收益的權利
參考答案解析
1.D【解析】法律的公布是指立法機關或國家元首將已通過的法律以一定的形式予以公布,以便讓社會遵守執行。我國法律在全國人大或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式通過后,由國家主席予以頒布施行。
2.D【解析】中國民族工業得到發展的原因有:①辛亥革命對封建制度的沖擊;②第一次世界大戰,西方幾個主要帝國主義國家忙于交戰,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侵略;③全國人民抵制洋貨,提倡國貨運動也為民族工業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3.A【解析】注意材料反映的信息,招聘中以不正當的理由拒絕女性,是一種在工作就業中的性別歧視,侵犯的是勞動者的平等就業權,而不是休息權、取得報酬權等。
4.C【解析】本題可依照《公務員法
5. B【解析】在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中,將“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這是一種國家政治上層建筑領域內的活動,在這要注意的是不僅“國家”、“人權”屬于政治范疇的事物和現象,且修憲活動也是一種政治活動行為。故應選B項。A、C兩項內容屬于社會經濟結構范疇;D項中的精神文明屬于觀念結構中的現象。
6.B【解析】本題只是對基本概念的考查,劃分法律部門的主要依據是法律調整的對象和方法。
7.B【解析】此題中張某向范某家走去的行為屬于為犯罪創造條件的行為,張某的行為尚未進入犯罪實行階段。因此屬于犯罪預備。此題只要知道犯罪未遂的要件,便可得到正確答案。犯罪未遂是指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
8.C【解析】《刑法
9.B【解析】《國家公務員法
10.B【解析】本題考查經營權的定義。經營權是指經營者對某經營財產的一種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單項選擇題
1.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根本對立的焦點是( )。A.聯系的觀點與孤立的觀點的對立B.發展的觀點與不變的觀點的對立C.全面的觀點與片面的觀點的對立D.是否承認矛盾及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
2.下列哪種情形,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 )A.工商局工作人員劉某在市場檢查時,發現個體攤販王某售賣的食品不合格,便沒收了王某的營業執照B.政府工作人員張某周日借用單位的車去商場買家具,途中將一小學生撞傷C.某公安局認為李某是重大案件嫌疑犯,便將其逮捕,后發現李某確實無罪D.某鄉政府以整修公路為由,從農民的公糧款中扣留了一筆款項
3.形而上學否定觀的實質是( )。A.否定一切B.把肯定與否定絕對對立起來C.肯定中包含著否定的因素D.否定中包含著肯定的因素
4.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最主要的區別是( )。A.后者必須以股東大會為權力機構,前者則不然B.前者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后者則不然C.后者的全部資本分為等額股份并采取股票的形式,前者則不然D.前者的股東有最高人數限制即2人以上50人以下,后者則不然
5.為加快文件的傳遞,可采用( )。A.跨級行文B.多級行文C.越級行文D.直接行文
6.第一次提出哲學基本問題的是( )。A.馬克思B.恩格斯C.列寧D.費爾巴哈
7.鄧小平理論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是( )A.發展才是硬道理B.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C.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D.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8.某地有一些無生活收入來源的寡殘孤幼,政府很關心他們并幫助他們得到起碼的生活條件,這種情況應屬于( )。A.社會救助B.社會保險C.社會福利D.社會優撫
9.犯罪行為的最基本特征是( )。A.刑事違法性B.嚴重的社會危害性C.應受刑罰懲罰性D.行為人具有主觀惡性
10.經營權是經營者對其經營財產的一種( ).A.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B.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C.使用權利D.不能占有,只能使用和獲得收益的權利
參考答案解析
1.D【解析】唯物主義與形而上學在以下幾個方面對立:(1)聯系觀點與孤立觀點的對立;(2)發展觀點與靜止觀點的對立;(3)全面觀點與片面觀點的對立;(4)承認矛盾觀點和否認矛盾觀點的對立,這是最根本的對立,是二者對立的焦點,也是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之間的根本分歧。
2.B【解析】我國《國家賠償法
3.B【解析】形而上學否定觀的實質是割裂肯定與否定的辯證關系,肯定就是肯定一切,否定就是否定一切。本題中否定一切只是形而上學否定觀的一個特點,即在強調否定時就會否定一切,形而上學否定觀的本質是把肯定與否定絕對對立起來,所以本題選B項。
4.C【解析】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有限責任公司是資合與人合相結合的公司形式;股份有限公司是以資合為主的公司形式,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故選C。
5.C【解析】在公文傳遞中一般采用逐級行文的方式,即按級別一級一級地上報或下發文件。越級行文是指為了加快公文的傳遞速度,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同時向多個層次和級別上、下級機關上報或下發公文,可以不受系統歸屬和級別層次制約。
6.B【解析】恩格斯第一次提出了有關哲學基本問題的概括,這一概括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史上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故選B。
7.C【解析】“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是鄧小平在領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不斷提出和反復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論問題,也是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故選C。
8.A【解析】本題的迷惑之處在于A和D。社會救助是指通過國家財政撥款,保障生活確有困難的貧困者最低限度的生活需要。社會優撫是指對革命軍人及其家屬提供的社會保障。主要包括:對現役軍人的安置;對現役軍人及其家屬的優撫;對烈屬和殘疾軍人的撫恤;對軍人退役后的生活保障等。
9.B【解析】犯罪的特征包括:①嚴重的社會危害性;②刑事違法性;③應受刑罰懲罰性。其中嚴重的社會危害性是犯罪行為最基本的特征。故選B。
10.B【解析】本題考查經營權的定義。經營權是指經營者對某經營財產的一種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