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測
今年國考大綱跟2010年相比,考查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沒有變化,依然是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系、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和常識判斷等五大模塊。下面就資料分析模塊進行具體分析。
考綱對比鏈接
2010年大綱:
資料分析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形式的文字、圖形、表格等資料的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的能力,這部分內容通常由數據性、統計性的圖表、數字及文字材料構成。
2011年大綱:
資料分析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形式的文字、圖表等資料的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的能力,這部分內容通常由統計性的圖表、數字及文字材料構成。
題量分析
綜合大綱對比和題量分析,可得以下結論:
2011年國考資料分析模塊位置沒有變化,依然放在了壓軸的位置,其重要性可見一般,要求考生對此也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另外,根據09和10年資料分析考查內容的統計分析可知,綜合性材料題在試題總量中占有絕對的優勢,是考查的重點,考生需要重點關注。
與2010年大綱相比,資料分析模塊考查內容變化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考查材料去掉了數據性一詞,保留了統計性一詞,說明命題趨勢趨向于對綜合性材料的考查,改變了早年資料分析重運算、輕分析的命題傾向,資料趨向復雜化,無疑增大了考生在短時間內選擇有效信息的難度,考生備考時對這一類型的試題應重點關注。
備考指導
大綱例題:
例題:根據以下資料回答問題:
2007年部分國家(地區)國民生產總值
2007年,下列國家(地區)中人口最少的是:
A.中國香港 B。哥斯達黎加 C。新加坡 D。多米尼加
(答案:B。通過比較圖表提供的數字,可以估算出哥斯達黎加為表中人口最少的國家(地區)。)
【解析】
本題屬于簡單的計算題,對考生來說難度不大,只需要將國民生產總值除以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即可得出國家人口數。考生可以首先不計單位,只根據常識和題中數據大致估算出只有新加坡、多米尼加、中國香港和哥斯達黎加是人口較少的國家(地區),然后只對這四個國家(地區)進行數據的運算,就可以很容易的得出哥斯達黎加是表中人口數量最少的國家。
備考指導:
大綱所給出的例題,是2010年國考資料分析第三大題,例題的難度為簡單。資料分析在歷年國考中的難度均為中等,只要考生審清題目,認真作答,是比較容易得分的一個模塊。下面就備考時要注意的問題,做出以下分析:
第一,全面牢固掌握資料分析涉及的基本概念,并熟練掌握其中涉及的計算公式和過程。這個過程是在反復演練和思考的基礎上實現的,只有在多做的基礎上思考,才能分清和理解不同題型和解題方法和技巧,從而才能大大提高解題速度。
第二,培養對圖表的敏感性。資料分析考查基本要素只有圖表文三種,但圖形資料又有多種小的變化,具體說來有反映統計量變化趨勢的折線圖、反映統計量絕對數量值的條形圖(柱狀圖)、反映統計分量占總量比重的扇形圖(餅圖)、三角權重圖和函數圖五種。對每一種圖形,應該關注的內容都不盡相同,做題方法也有所差別,比如三角權重圖特有的三步法,函數圖重在計算函數關系式等。
第三,帶著問題去閱讀,做題是由易到難。帶著問題去閱讀,既有利于重點把握關鍵信息,也可以提高考生閱讀時的專注度,從而減少反復閱讀的時間。從資料的選擇上來看,推薦考生采取先圖后表最后文字的順序,因為圖形資料和表格資料通常比較直觀,很容易看出資料中各個數值之間的運算關系。在經歷了前面幾個模塊大量的文字洗禮之后,文字資料也容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造成本能的反感,導致降低解題速度和效率。
具體到題目,建議考生先做基本不需要計算的判斷正誤類題目,一般比較簡單且無須動筆;其次做需要估算的題目,應用尾數原則、除法首位、取整加減等方法簡化運算;其次做計算量比較小的題目,最后做計算量大相對繁瑣的題目。在時間不充裕的情況下,后兩種題目可以有選擇的予以舍棄,以節省出更多的時間完成其它題目拿到有效分數。
第四,適時采用“排除法”。有些題在四個選項中有一到兩個選項是迷惑性不強而極易排除的,這樣考生就可以集中精力分析剩下的選項,是提高解題速度和準確率的好方法。
資料分析部分題量在國考中所占的比重近年來變化不大,題量在20—25道之間,是容易被考生輕視的一個部分,但是如果想要取得比較理想的成績,其貢獻不可缺少。考生在備考過程中,既要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也要避免產生盲目的畏懼心理,只要考前有充分的應考準備,考試時能夠積極思考,認真做答,你就會發現,資料分析其實一點也不可怕。
最后預祝各位考生,備考順利,考試成功!
二、《行測
根據此次大綱內容,結合近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判斷推理的命題情況和位置安排,2011年國考判斷推理的考試要求也更為明確,考查能力更高,所以考題的綜合性將會加強。
一、大綱連接
判斷推理在2011年國考大綱中的要求為“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事物關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對圖形、語詞概念、事物關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較、組合、演繹和歸納等”。
二、題型題量分析
隨著判斷推理題型組合的完善,2011年國考判斷推理部分的題型也將保持2010年的考試情況。常見的題型有: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邏輯判斷四種。由于類比推理這一題型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圖形推理這一題型在測查應試者方面的重要作用,在201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中,判斷推理部分圖形推理在以往基礎上增加5道、變為10道,類比推理則減少5道、變為5道。至此,判斷推理部分的四大題型題量為:圖形推理(10)、類比推理(5)、邏輯判斷(10)、定義判斷(10)。組合完善,在2011年的考試中將保持這種組合情況。
三、深度剖析
上面我們提到,對于判斷推理部分,2011年的國考將保持2010的題型組合。即所謂的平穩過渡。但更注重分析推理能力的考查。接下來,京佳將結合國考真題進行深度剖析。
題型(一):圖形推理。每道題給出一套或兩套圖形,要求報考者通過觀察分析找出圖形排列的規律,選出符合規律的一項。
2010、200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圖形推理基本情況
例:(2010國考)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適合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一定的規律性:( )
【解析】本題選D。題干中都是軸對稱圖形,而且對稱軸的方向呈現水平、豎直、水平+豎直,水平+豎直,豎直、水平的關系。故選D。
圖形推理的考查力度在201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中達到了最高水平,即總共有10道題。預計在201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中,圖形推理的考查力度將不會增加,可能仍將出現視覺型圖形推理、九宮圖形推理、空間立體圖形推理等題型。圖形的幾何特征、圖形中的數量關系和位置關系仍將是考查的重點。
題型(二):定義判斷。每道題先給出一個概念的定義,然后分別列出四種情況,要求報考者嚴格依據定義選出一個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該定義的答案。
例:(2010國考)生態入侵是指人們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把某種生物帶入適宜其棲息和繁衍的地區,使得該生物種群不斷擴大,分布區不斷穩定地擴展,從而危害當地的生產和生活,改變當地生態環境的過程。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生態入侵的是:( )
A. 某實驗室由于管理不當將試驗用的致病性結核菌株散播了出去,造成結核病在周圍居民中流行
B. 美國科學家將從我國引進的野生大豆與當地品種雜交,培育出抗大豆萎黃病的優良品種,該品種現已徹底取代了美國傳統大豆
C. 某地發生大面積放射性核素泄漏,使某種植物發生變異,其繁殖力超強,逐漸取代了該地域內的其他植物
D. 產于南美洲的鳳眼蓮花朵艷麗,曾經作為觀賞植物被我國引進,致使云南滇池因為鳳眼蓮的瘋狂蔓延而魚蝦絕跡
【解析】本題選D。A、B、C三項都不符合題干的關鍵點“人類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把某種生物帶入適宜其生長繁殖的地區”。故選D。
定義判斷考查報考者對概念的理解和分析,能夠迅速把握定義的關鍵信息。這部分題目考查方式比較固定,考生重點學會分析概念的關鍵信息,并將選項與題干定義進行比較,考生要對這類題目的解題方法融會貫通,要特別注意題干的提問方式。
題型(三):類比推理。給出一對相關的詞,要求通過觀察分析,在備選答案中找出一對與之在邏輯關系上最為貼近或相似的詞。
例:(2010國考)骨骼對于( )相當于( )對于房屋
A。人體 梁柱 B。上肢 窗戶
C。關節 鋼筋 D。肌肉 電梯
【解析】本題選A。本題考查的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骨骼是人體的一個組成部分,梁柱是房屋的一個組成部分。且前項對后項有支撐作用。故選A。
類比推理考查報考者對詞語關系的觀察、比較和分析能力,詞項間的邏輯關系也呈現出不同的變化,通常這種關系并不明顯,需要進行深入分析。由于類比推理這種考查方式的局限性,其地位以及題量有所下降,今年將繼續維持在5題左右。考查的題型應該以兩詞型為主,考生依然要熟悉詞項間各種可能出現的邏輯關系,并掌握一些解題方法如遣詞造句法、縱橫對比法等,并結合簡單的背景知識進行解答。
題型(四):邏輯判斷。每道題給出一段陳述,這段陳述被假設是正確的,不容置疑的。要求報考者根據這段陳述,選擇一個最恰當答案,該答案應與所給的陳述相符合,應不需要任何附加說明即可以從陳述中直接推出。
例:(2010國考)甲、乙、丙、丁四人的車分別為白色、銀色、藍色和紅色。在問到他們各自車的顏色時,甲說:“乙的車不是白色的。”乙說:“丙的車是紅色的。”丙說:“丁的車不是藍色的。”丁說:“甲、乙、丙三人中有一個人的車是紅色的。而且只有這個人說的是實話。”
如果丁說的是實話,那么一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的車是白色的,乙的車是銀色的
B. 乙的車是藍色的,丙的車是紅色的
C. 丙的車是白色的,丁的車是藍色的
D. 丁的車是銀色的,甲的車是紅色的
【解析】本題選C。題干中已知丁說的是實話,所以甲、乙、丙三人中有一個人的車是紅色的。而且只有這個人說的是實話。假設乙的車是紅色的,乙說的是實話,那么丙的車也是紅色的,矛盾。如果假設丙的車是紅色的,反過來,乙說的就是實話,那么乙的車就是紅色,也矛盾。所以乙和丙的車都不能是紅色,丙不是紅色,丙說的就不正確,所以丁的車是藍色的,接下來可以知道甲車是紅色。因為乙、丙說的都不正確,所以甲說的正確,乙的車不是白色,丙車就是白色的。故選C。
邏輯判斷部分的考查內容仍然以可能性推理為主,需要報考者要對題干文字資料進行恰當的理解、演繹或歸納,這是為了更好的測查出報考者的分析推理能力,而這種能力是從事機關工作的公務員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要準確快速解答這類題目,考生不僅要對題干論證關系進行準確分析,還要準確辨別不同選項的削弱或加強程度,針對這種考試特點,考生在備考時要重點把握可能性推理的六大題型(削弱型、加強型、前提型、結論型、評價型和解釋型)及各自的解題方法,特別是削弱型題目。而必然性推理部分所占比重較小,卻是解題的基礎,考生必須熟練掌握,一般會考查復言命題的推理和分析推理類題目,考生要在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選取快速有效的解題方法進行解答。考生只有進行系統、專業的學習才能達到效果。
四、應考策略
判斷推理部分要取得高分,需要考生知識的沉淀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在此,京佳建議:
首先,要結合真題了解考試特點,了解圖形推理常見考點規律,系統學習邏輯的專業知識,掌握詞項間的各種關系,熟練運用定義判斷的解題方法。
其次,針對重難點及薄弱環節,進行有針對性的復習,各個擊破。
第三,考生平時也應注意多加練習。做題時注意下題型特點,對判斷推理部分形成一個整體框架。
第四,從平時做題開始,應注重養成一個良好、平穩的心態并合理安排時間。這樣才能在考場上,不管遇到什么樣的題,難或易,都不至于影響自己實力發揮,甚至超常發揮。
好的成績需要汗水的積累!相信廣大考生通過自己點點滴滴的耕耘,定能在考試前做到“胸中有溝壑”,進而取得佳績!
上一頁[1][2][3][4][5][6][7]下一頁
三、《行測
今年的大綱中常識判斷模塊有了較為明顯的變化,考察要求更清晰,重點更明確,具體如下:
(一)主要考查對應知應會基本知識的掌握程度及分析判斷運用能力——即主要對所涉及范圍中各科基本知識的考查;
(二)更加強調對國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綜合管理基本素質的測查——即對整個國家、社會的大政方針、時事的考查。
(三)涵蓋范圍更為廣泛——2011年的大綱表述為“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環境、自然、科技等方面”。相比去年,考查范圍又明確涉及到了文化、地理、環境三個學科的知識,法律的位置則被放到了第三位,地位可能進一步被削弱。
根據此次大綱內容,常識判斷部分的位置并沒有發生變化。結合近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的命題情況,2011年國考常識判斷的考試要求和考查能力也更加明確,所以考題的綜合性將會加強。
一、大綱對比鏈接
2010年:常識判斷主要測查報考者對法律、政治、經濟、管理、歷史、自然、科技等方面知識的運用能力。
2011年:常識判斷主要測查報考者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重點測查對國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綜合管理基本素質等,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環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二、結構分析
表一、常識判斷•題型、題量分析
由表一可以得出三個結論:
(一)時政所占比重仍然很大,法律部分有所下降。
公務員是國家權力的具體行使者,政治和法律則是與公務員工作聯系最為緊密的部分。由圖一可知,法律部分在國考常識判斷中的題量明顯逐漸減少,意味著可能在盡量淡化對考生的專業性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對于時政和法律知識的考查可能會結合言語理解、定義判斷,甚至申論等一起考查。
(二)考查學科的涵蓋更為廣泛。
一個合格的公務員應是知識全面的人才,就是說不一定是專才,但是一定是全才。根據圖一中對最近三年命題規律的分析,2008年的常識判斷完全可以稱為法律常識。2009年和2010年兩年,則改變了原來單純考查法律知識的模式,趨向于多元化命題,更加注重對綜合素質與能力的考查。例如,2009年國考的常識判斷,除法律、時政外,還涉及到文化、經濟、歷史、地理、醫學、科技等方面的內容,而2010年的國考常識判斷,更是在2009年考查范圍的基礎上,另外覆蓋到了物理、生物、武器裝備、能源知識等方面。
(三)根據大綱可知,2011年國考常識判斷將延續前兩年的出題思路,命題更加趨向多元化,試題測查的綜合性、全面性、針對性將會提高,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表二、法律部分•題型、題量分析
國考常識判斷中,法律知識的試題所占比重往往相對較大。雖然2011年國考常識判斷對法律知識的考查比重可能有所下降,但還是有必要對此進行適當關注。
通過表二不難發現,隨著命題趨勢的變化,2009和2010年常識判斷中的法律部分不同于2008年,題目和題量可以分為三個梯隊。憲法和行政法是第一梯隊,題量最大;民法和刑法是第二梯隊,題量次之、其他部門法是第三梯隊,題量又次之。這是與公務員工作需要的緊密程度相關聯的。在對2011年常識判斷中法律部分進行備考時,要注意復習重點,以點帶面。
上一頁[1][2][3][4][5][6][7]下一頁
三、應考策略
2011年國考常識判斷的命題在延續去年趨勢的同時,有比較明顯的變化。備考時,考生需要注意以下這些方面:
戰術上:
第一,了解國情,多看時事。以時事為線,帶動相關國情的了解。在2010年國考常識判斷中,共有5道題與時事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涉及到了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我國重點工程與建設項目、改革開放等多個時事熱點。
【2010國考真題】
例題:關于新中國成立60周年取得的成就,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截止2008年底,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B。截止2008年底,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已躍居世界第一
C.2008年我國國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已提高到8.7年,相當于初中文化程度
D。我國人均期望壽命由新中國成立前的不足40歲上升到70多歲
【解析】
答案選B。本題與政治熱點新中國成立60周年有關。這一階段,我國的進出口貿易總額居世界第三,還沒有超過德國和美國。
第二,深入理解掌握公共基礎知識教材,注重知識積累,能靈活運用相關原理。要對文化、歷史、地理、自然、環境、科技、生物、醫學、物理、經濟、生活常識等方面的知識積累、鞏固、運用。根據前兩年的命題特點,這些類型題的比重增加,且覆蓋范圍更為廣泛,在備考時要做到知識點基本看到、理解到、準確把握、靈活運用。
【大綱原文】
例題:盡管我們關于太陽能的研究和議論已經相當多,但今天對太陽能的利用還是非常有限的。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難以將陽光有效地聚焦
B。尚未開發出有效的收集和儲存太陽能的系統
C。核能仍然更為有效
D。太陽能系統尚不安全
(解答:關于太陽能的利用可能很多人都沒有系統的知識,但是仔細考察四個選項,你可以依據常識看出A、C、D三個理由都不恰當,只有B選項所說的原因更為準確,故正確答案為B。)
【解讀】
此題考查能源知識。在發展低碳經濟的國際背景下,太陽能作為一種可供持續利用的清潔能源,近年來在我國受到廣泛的關注和開發利用。此題不僅考察了能源基礎知識,而且涉及時事熱點,綜合考查考生的基礎知識和對時政熱點的關注。備考時,需注意對此類型材料作重點理解和把握。
【2010國考真題】
例題:下列有關能源的表述正確的是:( )
A。目前核電站對核能的利用方式分為核聚變和核裂變兩種
B。氫氣是一種可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的能源
C。太陽能電池的工作原理是光化學轉換
D。可燃冰是一種稀缺的能源資源
【解析】
答案選B。A項核能的利用方式分為核聚變和核裂變兩種,但是到目前為止,達到工業應用規模的核能只有核裂變能,而核聚變能只實現了軍用,即制造氫彈,通過有控制地緩慢地釋放核聚變能達到大規模地和平利用,叫做“受控核聚變”或“受控熱核反應”,目前尚未實現工業化應用。因此,目前我們接觸到的“核能”概念是指已經工業化的“核裂變”;C項太陽能電池的工作原理有兩種:一種是光——熱——電,另一種是光——電直接轉換的方式;D項可燃冰是一種蘊藏量巨大的能源資源。
上一頁[1][2][3][4][5][6][7]下一頁
第三,集中適當的精力備考法律知識。常識判斷部分在2010年大綱兩道例題的基礎上刪除了關于法律的題目,說明法律知識在國考中的考查比例可能會進一步下降,地位可能會進一步被削弱。2011年國考常識判斷中法律知識備考時,考生無需花費大量時間熟記大量法律條款,但要對一些基礎性的法律知識,例如一些法律部門和一些簡單的職能有所了解,重點復習憲法、行政法、民法,另外要了解一些國家最近出臺或修改的相關法律。考生可以結合時政進行針對性的復習,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2010國考真題】
例:根據《食品安全法
A。對食品生產、食品流通實施監督的部門分別為質量監督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
B。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在進行抽樣檢驗,不需購買樣品
C。名人在虛假廣告中向消費者推薦食品,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由食品生產經營者和銷售者承擔連帶責任
D。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可以對食品實施免檢
【解析】
答案選C。《食品安全法
戰略上:
從內容來看,常識判斷包含的學科較多,在復習的總體安排上,首先要對題量較多的部分先看,之后復習其他部分。可按法律、政治、文學、經濟、歷史、自然、地理、人文、科技、能源、生物、生活常識等順序來。建議考生根據自己所學專業進行調整。專業可放后看,給更多的時間放在專業以外其他的主要內容上,最后可進行交叉復習鞏固,提高效率。
從時間分配看,第一階段:廣泛積累知識。常識需要的是平時的積累和試題訓練。要廣泛涉獵一些科普書籍和輔導教材,以及一些科普網站。第二階段:真題訓練。一方面把握做題的時間和感覺。另一方面,掌握考察重點、難度。鑒往可以知未來,通過做真題重新審視復習效果。第三階段:重新翻閱復習資料、溫故知新。認真把握做真題過程中涉及的主要知識點和難點。
公考專家建議,針對此次大綱要求,考生在平日復習之余,要對一些熱點問題多加關注,并且對國家的大政方針和國外事件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物。復習完各個部分的內容之后,進行總體回顧。零碎的時間可以翻閱一些天文、地理、環境、人文、科技知識,以拓寬視野,加深知識的記憶。
總結
國家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部分的試題,考試的難度和綜合性在上升,考查能力更全面。考生在備考時,需要突出重點,全面把握。復習過程中應當結合歷年真題,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在復習與練習中總結解題方法和技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祝廣大考生考試順利!
上一頁[1][2][3][4][5][6][7]下一頁
四、《行測
結合此次大綱內容和國家近兩年的命題情況,有必要將數量關系的題型題量給各位考生做一個理清,使大家在備考時有的放矢,以求事半功倍。
數量關系主要測查報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間量化關系和解決數量關系問題的能力,主要涉及數據關系的分析、推理、判斷、運算等。常見的題型有:數字推理、數學運算等。
題量分析
從上表我們可以得出二個結論:
一是縱觀近幾年國考,數字推理都穩定在5道題。因而我們判斷2011年數字推理也會保持在5道題。
二是數學運算所占比重較大。但是過去都是15道題,2010年減少到10道題,這是一個新的變化,因而我們判斷2011年數學運算變為10道題的可能性很大。
題型分析及備考指導
對于題型的講解我們結合大綱所給例題來進行。
數字推理
【大綱原文】
例題:1,2,8,16,( )
A.16 B.24 C.32 D.36
(答案:C。原數列是一個等比數列,后一項是前一項的2倍,故正確答案為C。)
【解讀】
這是一道典型的等比數列題。考查學生對等比數列的掌握情況,這道題目為考生提供了解答等比數列的基本方法和解題思路。
具體而言,數字推理所考查的主要有等差、等比數列、積、商數列、冪數列、分數數列等,這兩年國考的題型分布如下:
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等差數列和冪數列是考察的絕對重點,應當引起考生的足夠重視,并熟練掌握。分數數列也是一個重點,通常分子分母會各自成不同的數列,這一點需要注意。等比數列和積、商數列雖然不多,但也要有所準備,不容忽視。
各舉09年和10年真題為例:
等差數列:
(09國考)1,9,35,91,189,( )
A. 361 B. 341 C. 321 D. 301
解析:B 本題屬于等差數列。規律是:數列相鄰兩兩做差得到8,26,56,98,新數列相鄰兩兩做差得到18,30,42,構成公差為12的等差數列。故( )=189+【98+(42+12)】=341。故選B。
(10國考) 1,2,6,15,40,104,( )
A. 329 B. 273 C. 225 D. 185
解析:B 本題屬于冪數列。數列相鄰兩兩做差得到1,4,9,25,64,新數列為1,2,3,5,8的平方,而這個數列構成一個和數列,即:1+2=3,2+3=5,5+8=(13),故所求項為104+132=(273)。故選B。
上一頁[1][2][3][4][5][6][7]下一頁
數學運算
【大綱原文】
例題:某地勞動部門租用甲、乙兩個教室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兩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兩教室當月共舉辦該培訓27次,每次培訓均座無虛席,當月共培訓1290人次。
問甲教室當月共舉辦了多少次這項培訓?
A.8 B.10 C.12 D.15
(答案:D。根據題意可知,甲教室每次培訓可坐50人,而乙教室每次培訓可坐45人。由此可計算出甲教室舉辦的培訓次數為15次。)
【解讀】
這是一道雞兔同籠的問題,把甲教室座位看****,乙教室座位看做兔,根據該題型的基本解題思路,列方程可輕松求解。
根據歷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試卷反映的情況來看,數學運算所考查的主要有幾何問題、周期問題、工作效率問題、日期問題、方陣問題、路程問題、利潤問題、概率問題、比例問題、集合問題、排列組合問題、極值問題、流水問題、牛吃草問題、雞兔同籠問題、植樹問題、抽屜原理、統籌問題、年齡問題、集合問題、同余定理等,這兩年國考的題型分布如下:
從上表可以看出國考命題比較靈活,各類問題都會出現,除了個別試題偏難,需要考生有一定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才能迅速做出判斷外,大部分題目實際上都是基礎數學知識的應用,考生在做數學運算時候,需要多加注意方法與技巧的應用。比如:列方程法、排除法、代入法、逆推法等,利用這些方法可以較快校準的選擇正確選項,以節約時間。
各舉09年和10年真題為例:
【09國考】某公司甲、乙兩個營業部共有50人,其中32人為男性,已知甲營業部的男女比例為5:3,乙營業部的男女比例為2:1,問甲營業部有多少名女職員?( )
A. 18 B. 16 C. 12 D. 9
解析:C 本題屬于比例問題,可用方程求解。設甲、乙營業部各有x、y人,依題意得:x+y=50,x+y=32,解得:x=32,y=18。則甲營業部的女職員為32×=12人。故選C。
【解讀】
對于比例問題,用方程求解要更直觀,簡單。這道題給考生提供了解答比例問題的更高效的方法。
【10國考】50. 一公司銷售部有4名區域銷售經理,每人負責的區域數相同,每個區域都正好有兩名銷售經理負責,而任意兩名銷售經理負責的區域只有1個相同。問這4名銷售經理總共負責多少個區域的業務?( )
A. 12 B. 8 C. 6 D. 4
解析: C 本題屬于排列組合問題,4個人中任取兩個人共有C42=6種選法。故選C。
【解讀】
排列組合問題是數量關系的一個難點,熟練運用排列組合公式,會給考生在解題時帶來很多方便,便于節約時間。
總結
數量關系的試題靈活多變,考查能力比較全面,因此考生在復習的過程中應當結合歷年真題,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切不可盲目跟風。在復習過程中既要有大量的練習,又要注意在練習中總結解題方法和技巧,培養自己的數字觀念,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關于數量關系題型的解題方法和技巧,老師會在之后的文章中陸續給大家介紹,也歡迎廣大考生來公務員考試論壇提問,老師會給大家解疑答惑,幫助大家順利應考。
祝廣大考生考試順利!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