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近日就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批轉促進就業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
到2016年 城鎮居民收入達3萬元以上
我省確定今后三年促進就業五大目標:全省累計城鎮新增就業達到130萬人以上,輸轉農村富余勞動力2500萬人次以上,創勞務收入2800億元以上。全省回鄉創業累計達到5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年就業率達85%以上。人才隊伍建設方面,人才隊伍總量達到193萬人。健全完善勞動關系三方協調機制,企業集體合同簽訂率達到80%,普遍實行勞動用工備案制度;形成正常的工資增長機制,最低工資標準年均增長13%以上。加快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建立省、市、縣、鄉四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設施;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穩步增長。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合理的職工工資增長機制,到2016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1年的基礎上實現倍增,達到3萬元以上,年均增長15%以上。
今后三年 每年招考萬名大學生下基層
今后三年,每年通過公開招考的方式選拔1萬名普通高校畢業生到基層教育、衛生、農牧、社保、旅游、文化等崗位工作,工資待遇執行國家統一規定的當地事業單位新錄用人員工資標準,納入省財政轉移支付,形成促進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合力。
落實政策 全省大力推進就業創業
全省各地政府結合當地實際,設立規模不等的“政府創業創新獎”專項資金,主要用于就業創業有關工作的獎勵、補助等。全面實施高校畢業生創業引領計劃,支持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的新成長勞動力自主創業。發展旅游業帶動創業,實施“旅游創業援助計劃”和“旅游扶貧行動”,在甘南、臨夏、定西、隴南和革命老區開展旅游扶貧試點。鼓勵在邊遠、貧困地區從事旅游開發,以創業帶就業,以發展促脫貧。
完善機制適時調整最低工資標準
建立健全職業中介機構注冊前置許可、外資準入、年度審驗、違規處罰、退出機制等管理制度,逐步完善農民工進城落戶政策、社會保險銜接辦法。加快縣、鄉兩級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建設,整合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管理和服務的職能,形成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體系。健全城鄉均等的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制度,全面落實對勞動者的免費就業服務、對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援助和對特定群體的專項就業服務。我省要建立健全以按勞分配為主體、以工資指導線為依據、以工資集體協商為決定方式,兼顧效率和公平、市場調節與政府調控相結合的企業工資宏觀調控體系,適時調整最低工資標準。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