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點指標數據2014年最新完成的“大學生學業狀況調查”顯示,近六成的大學生想考研或出國。其中出國意愿最強的大學生并非來自大城市,反而來自中小城市和農村。另一方面,也有8.6%人想過退學。持這種念頭的學生大多集中于歷史、文學、經濟等相關專業。
調查發現,在受訪者大學生中,創業比例高達7.6%。零點2011年大學生調查顯示:有六成(59.5%)學生有網購的行為。發展到2014年,大學生不再僅僅是淘寶買家,更有6.2%的大學生,成為了淘寶店主。此外,2013年8月才創立的微店,吸引了很多大學生的加入,調查結果顯示,有4.8%的大學生注冊開起了微店。
大學生生活方式調查
近三成大學生理財 16%買互聯網基金
近三成(27.6%)大學生有理財行為。調查數據與2012年同主題調查比較,購買股票和購買基金債券的大學生比例小幅增長(4.1%→6.1%,4.7%→5.5%)。而互聯網金融帶動的年度大熱的互聯網基金產品,購買比例占全部受訪者的16%,該數字遠遠超過大學生重炒股(6.1%)和購買基金(5.5%)的比例。
數據顯示,大學生參加社團的比例非常高,達到了六成(61.6%)以上,更有34%的大學生參加了2個及以上的學校社團。同時,大學兼職也是大學生涯的重要體驗,本次發現有56.4%的大學生目前有各類型的兼職工作。
數據顯示,本科生參與社團的比例高出碩博生近20個百分點(64.9%和47.1%);而碩博生參與兼職、開店、理財的比例均高于本科生。
此外,從生活必需品角度看,智能手機和個人電腦在大學生群體具有群眾基礎,97.4%的大學生有智能手機,90.1%的大學生有個人電腦;但對于相對而言娛樂色彩更濃的“非必需”平板電腦和單反相機擁有率遜色許多,只有28.5%的大學生有平板電腦,13.9%的大學生有單反相機。
8.6%大學生想過退學 文史經濟居多
調查顯示,有8.6%的大學生想過退學,認為自己高考發揮失常者退學比例更高(16.7%)。
分析這少數學生的背景發現,弱勢群體家庭的受訪者有過退學念頭的比例明顯更高:農村家庭的受訪者中,有高達16.9%的人有過這一念頭;父母中最高學歷越低,想退學的比例也越高(6.2%→7.7%→11.9%)。
從專業來看,學習歷史學(17.9%)和文學(17.4%)的大學生想過退學的比例最高,經濟學專業的“退學意向”緊隨其后(14.2%),其中58%的人對經濟學沒有好感。而讓人意外的是“退學意向”最低的是貌似不那么“高大上”的農學專業(5.3%)。
超過半數大學生渴望畢業后繼續深造
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大學生都渴望在大學畢業之后能夠繼續深造。
高達39.4%的大學生準備考研,還有18.6%的大學生準備出國繼續學業。其中,男生考研和出國的意愿都略強于女生。
值得注意的是,出國意愿最強的大學生并非來自大城市(15.6%),反而來自中小城市和農村(79%)。
農村考生復讀率比大城市高一倍
大城市的孩子考大學更有優勢總的來看,復讀過的受訪者僅占13.2%,值得注意的是,大城市復讀率最低(8.4%),農村地區復讀率最高(16.9%),高出大城市一倍多。同時,復讀率隨父母中最高學歷遞增而遞增,分別為9.8%,12.9%,16.9%。
從性別差異來看,男生(14.6%)的復讀率明顯高于女生(12%)。13.3%的人認為自己發揮失常,而在復讀生中,這一比例高達25.5%。
校園問題關注度調查
近三成研究生關注學術造假
分年級來看,雖然本科生和研究生均將就業視為頭等大事,但同時近三成(27.5%)的研究生表示對于“學術造假”問題也比較關注,重視程度高于本科生。而本科生對“教育功利化”問題的關注程度則高于研究生。
從學校的類別來看,各類學校的大學生最關注的校園問題差異不大,集中在就業、學術造假、教育功利化和校園文化建設。但是進一步研究發現,985和普通本科這兩類差異較大的高校,學生關注的問題卻有許多共同點,如專業設置市場化、地域教育資源不均、信息化建設和行政干預教學等問題均是他們關注的重點。
有意思的是,211學校和普通本科均比較關注高校擴招問題,而985高校學生對這一問題感知并不明顯,反而更關注高校合并問題(11.7%)。另外,211高校和普通本科院校的學生的關注列表中均有“校園安全”這一項(211:19.4%,普通本科:14.4%),而985高校的學生并未將其視為嚴重問題。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