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教育督導檢查組分別對陜西、黑龍江、遼寧和寧夏四省區申報的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以下簡稱縣)進行評估認定,結果顯示,陜西太白等5縣、黑龍江哈爾濱平房等5縣、遼寧沈陽和平等7縣、寧夏賀蘭等3縣通過評估認定,達到相關規定標準。
陜西:
10月10日至16日,國家教育督導檢查組赴陜西省太白、志丹、旬陽、丹鳳、柞水等5縣進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督導檢查。在進行充分督導檢查后,檢查組認為,陜西省在工作中形成了以下特色:一是在全國率先實施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督導評估工作,建成省級均衡發展縣、“雙高普九”縣和“雙高雙普”縣共41個,覆蓋人口超過全省總人口的三分之一;二是不斷提高學校標準化建設水平,農村學校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三是促進義務教育資源共享,實行聯片教研,高級職稱教師全縣共享,縣域內常態交流。
檢查組要求陜西省要進一步充實和完善辦學條件,不斷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進一步加大工作推進力度,努力解決縣城少數學校班額較大、教學點辦學條件和教育教學水平與規模學校仍有差距、農村學校體音美學科教師不足等問題,持續提升均衡水平。
10月16日,國家教育督導檢查組在陜西召開的反饋會上宣布,陜西省太白等5縣達到國家規定的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評估認定標準。
黑龍江:
10月10日至16日,在對黑龍江省申報的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縣進行評估檢查期間,檢查組采取隨機抽查的方式,共檢查學校21所,其中小學11所、初中8所、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核查了相關文件資料;召開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校長、教師、家長、學生座談會12次;發放滿意度調查問卷976份,回收有效問卷976份。
檢查組認為,此次接受檢查的黑龍江省5個縣義務教育學校在生均校舍建筑面積、功能教室使用面積、教育技術裝備器材配備、生均圖書冊數、教師學歷達標率、師生比、最大班額、輟學率等辦學基本條件均達到評估標準要求,各縣義務教育校際間均衡狀況、縣級人民政府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達到了國家規定的要求。檢查組認為,黑龍江省首批督導檢查的5個縣均達到國家規定的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評估認定標準。檢查組認為,5縣在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中主要有三方面需要加強:一是還存在義務教育經費投入不足的問題;二是教師隊伍建設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三是學校內涵建設有待加強,部分縣學校辦學特色不夠突出。
遼寧:
10月20日至26日,國家教育督導檢查組對遼寧省7個申報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進行了督導檢查。
檢查組分兩個組對遼寧省的7縣進行了實地督導檢查。檢查組共隨機抽查學校56所,其中小學28所、初中23所、九年一貫制學校5所。檢查中,核查了相關文件資料、數據、資源配置情況及政府工作努力程度;召開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校長、教師、家長座談會28次;發放滿意度調查問卷3111份,回收有效問卷3067份;采取多種形式隨機訪談了公眾,并征求了意見。
根據督導檢查結果,督導組認為,遼寧省7縣達到了國家規定的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評估認定標準。檢查組同時提出三點督導意見:一是加強督導檢查力度,嚴格落實教育經費法定增長要求;二是加強統籌規劃力度,著力改善辦學條件;三是加強工作推進力度,持續提升均衡水平。
寧夏:
10月24日至27日,國家教育督導檢查組對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申報的銀川市賀蘭縣、靈武市及石嘴山市大武口區3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進行了督導檢查。
國家教育督導組分別對寧夏3縣推進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情況進行了實地督導檢查,共隨機抽查了16個鄉(鎮)的24所小學和初中學校,核查了相關文件資料、數據、資源配置情況及縣級政府工作努力程度,先后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校長、教師、家長進行座談,并發放滿意度調查問卷963份,采取多種形式隨機訪談公眾、征求意見。其中,3縣包括生均校舍建筑面積、生均教學及教學輔助用房面積、生均體育運動場(館)面積、功能室設備裝備、學科教學儀器器材配置、計算機生機比、生均圖書、專任教師學歷、骨干教師比例等9項核心指標均基本達到了評估標準。群眾對3縣的滿意度均在92%以上。針對檢查組在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自治區副主席姚愛興要求,3縣要按照國家教育督導檢查組提出的要求,認真抓好整改落實,盡快解決。
在10月27日召開的反饋意見會上,國家教育督導檢查組宣布,3縣均基本達到了國家規定的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評估認定標準。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