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1.2億元的遼寧省營口市北海新區國家級電機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即將投入運行,這個項目對于沈陽工業大學副教授王儉來說意義重大。作為該校為地方輸送的專家型干部,王儉在營口北海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的崗位上僅一年,就憑借其專業優勢及專業資源,為該項目爭取到1000萬元資金支持,使項目順利啟動。
據沈陽工業大學黨委書記郭明順介紹,與共和國同齡的沈陽工業大學,已經與遼寧老工業基地攜手并肩走過60余年。在遼寧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進程中,學校明確使命,主動走出校門,充分發揮人才和智力優勢,加強與政府、企業聯系的廣度和深度,助力地區產業結構調整,提升產業集群技術水平。為更加直接有效地服務地方經濟產業集群建設,學校除了為地方輸送專家型干部外,還通過組建“青年博士教師服務團”,專門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
據了解,沈陽市遼中縣近年來致力于發展縣域經濟,鑄造機加、泵閥、有色金屬加工是其傳統三大支柱產業,在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和轉型過程中,急需科技和人才作為支撐。沈陽工業大學以“推動縣域經濟、服務縣域企業”為己任,與遼中縣企業集團建立了全面戰略合作關系。
今年夏秋,沈陽工業大學兩次組織“青年博士教師服務團”前往遼中縣,與相關企業進行科技對接。“青年博士教師服務團”由機械學院、材料學院、電氣學院、信息學院等8個學院的20多名骨干教師組成。他們針對各企業的技術需求,在分析企業現狀的基礎上,走進車間,與企業工作人員共同分析技術難題,探討解決思路,交流科研經驗,明確企業核心技術需求。最后,“青年博士教師服務團”成員單位分別與遼中縣世潤重工、際洲環保節能建材、艾克電纜等12家企業成功對接。
沈陽工業大學還向全校教師發出“課題做在車間里,論文寫在產品上”的號召。近年來,該校科技人員紛紛走出校門,到遼河油田等地推廣科研課題,尋求科研合作。據統計,僅“十一五”期間,沈陽工業大學就實施產學研合作項目1300余項,累計合作項目合同金額達3.05億元,幫助企業實現經濟效益近50億元。在服務地方經濟建設過程中,沈陽工業大學與眾多大中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為企業解決實際生產中遇到的問題,深得企業認可。
推薦閱讀:
全國各省市異地高考方案 阿慶:反對 肖兵:鬧劇 晨霧:要理性
自主招生報考指南 北約 華約 卓越 同濟 武大 中山
直擊2013藝考現場 2013年藝考招生簡章匯總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