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導思想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動畫(獨立本科段)專業的課程設置總體上與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本科要求一致,同時結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特點,著重培養應考者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培養目標與基本要求
本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我國新型的動畫制作人才,以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和發展的需要。其專業面向在職的動畫、游戲、廣告公司制作人員以及具有高職和民辦高校或同等學歷并有志于從事動畫制作的人員。
本專業的學生通過學習,在專業方面應達到以下要求:
①掌握美術繪畫技能,掌握色彩運用,具備手繪造型設計與電腦繪圖能力;
②掌握二維動畫原理并熟悉傳統動畫的制作流程;
③掌握制作3D動畫軟件的操作技巧,可以通過MAYA或3DSMAX三維動畫軟件進行計算機三維動畫、游戲或影視動畫的制作;
④畢業時能夠人民海軍制做出個人的動畫藝術短片。
三、學歷層次及規格
本專業為高等教育本科學歷層次,其專業類型屬高教自考獨立本科段,該專業的課程設置為15門,總學分不低于79學分。凡考試成績合格者發給合格證書,并取得相應的學分。本專業所規定的全部課程考試成績合格,思想品德經鑒定合格,畢業考核達到規定要求者,將發給國家承認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動畫專業獨立本科段文憑。
本科畢業生的學業水平達到國家規定的學位標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由具有學位授予權的主考院校,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四、實踐性環節學習和考核
獨立本科段的實踐性環節的學習和考核,按課程設置的要求進行。
五、課程設置及學分
專業代碼:B080746
免考公共外語的加考課程
分類加考課程
說明:
1、凡國家承認學歷的各類高等學校(含自考)動畫類專科畢業生可直接報考本專業。
2、凡國家承認學歷的各類高等學校(含自考)藝術類專科及以上畢業生報考本專業,須加考音樂欣賞課程。
3、凡國家承認學歷的各類高等學校(含自考)非藝術類專科及以上畢業生報考本專業,須加考音樂欣賞和美術基礎兩門課程。
4、畢業設計的項目,由主考學校公布,應考者可任選一項。應考者也可自選設計項目,但須經主考學校同意。畢業設計須經審查答辯后評定成績。評定成績采用優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級評定制方法。畢業考核不及格者,不能獲得本科學歷文憑。
六、課程說明和指定用書
1、毛澤東思想概論(課程說明略)
指定教材:《毛澤東思想概論》/羅正楷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2、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課程說明略)
指定教材:《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衛興華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3、英語(二)(課程說明略)
指定教材:《大學英語自學教程》(上、下冊)/高 遠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日語(二)(課程說明略)
指定教材:《新編日語》(1-3冊)/周 平主編,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3-1994版
5、計算機應用技術(課程說明略)
指定教材:《計算機應用技術》/張 寧主編,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
6、藝術概論
本課程力求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為指導,堅持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和根本原則,堅持內容的科學性和體系的完整性。從現實出發,對二十世紀以來的藝術問題,對近二十年中國文藝界出現的新的研究課題,新的藝術現象,力求做出正面的理論闡釋。
該課程共有六個部分,它們是:藝術本質論、藝術門類論、藝術發展論、藝術創作論、藝術作品論、藝術接受論。這六個部分雖獨立成章,卻不是獨立存在的,它們是一個整體,一個完整的體系,各部分之間有著內在的邏輯關系。
從哲學的高度和歷史的廣度探討了藝術的本質、各門藝術的特點和它們共同的審美特征,以及藝術發生與發展的客觀規律,從外部建立起藝術的基本理論框架。
深入到藝術的本體,系統研究了創作主體、創作活動、創作成果以及創作后的藝術歸屬問題,揭示了藝術創作與藝術欣賞的普遍規律。
指定教材:《藝術概論》 /《藝術概論》編寫組主編,文化藝術出版社,2000年1月版
7、動畫概論
本課程包括六個方面:
1.動畫基礎理論(動畫的起源、特點、概念);
2.動畫藝術同電影、美術、文學、音樂等其他藝術的關系;
3.歐美動畫(美國主流動畫、歐洲主流動畫、西方非主流動畫);
4.亞洲動畫(日本動畫、中國動畫);
5.動畫藝術短片(哲理藝術短片、倫理藝術短片、抒情藝術短片及藝術短片在形式上的探索);
6.動畫制作流程(繪畫動畫制作、偶動畫制作及剪紙動畫制作)。
作者通過以上諸方面的論述,描繪出動畫藝術的輪廓,以及世界動畫的概貌,使讀者對動畫有一個基本而全面的掌握和了解。
本課程特點在于:參考了其他門類藝術概論的結構和寫法;從藝術理論的角度將動畫藝術與其他門類藝術進行了對比和區分;大量舉證相關材料和最新研究成果,詳盡描述了動畫歷史的輪廓,對動畫的分類、定性和時代劃分均做了正本清源的闡述。
指定教材:《動畫概論》/聶欣如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8、動畫運動規律
動畫是一門運動的藝術。它的所有內容、審美,都表現在屏幕播放的即時聲畫運動當中。動畫的運動,不是客觀實體的運動,而是完全虛擬的“幻覺”,是人為創造出來的運動。動畫的創作者必須熟練掌握創造運動的各種技巧和規律,才能更好地發揮動畫藝術的表現力。
作為這種“創造運動的藝術形式”的基礎入門,本課程將向讀者講述動畫運動的基本表現技巧和基本運動規律,使初學者通過學習動畫運動的基本原理和基礎技巧,逐步培養創造運動、表現運動的思維,從而使設計構思到藝術實現的途徑更加通暢。
通過對運動規律的“基本原理”以及“人物的基本運動規律”、“動物的基本運動規律”和“自然現象的基本運動規律”這四個內容的學習,初學者應該能夠掌握一些動畫運動的基本規律。動畫是一門動手的藝術,在創作中熟練運用各項技能并不斷推陳出新、生動有趣地表現各種動作,尚需要經過大量的實踐磨煉。
指定教材:《動畫運動規律》/叢紅艷等主編,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5年2月版
9、原畫設計
在動畫藝術中,原畫的職責就是用筆讓“演員”們在平面的紙上動起來,同時,通過原畫設計賦予角色個性與特征等。原畫設計今天已有深入研究,也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原畫就是運動物體關鍵動態的畫。
本課程著重學習原畫設計中關鍵動作的設計,并在怎樣配合腳本、場景等前期資料作出相應的動作及表情設計方面作了重點闡訴,有助于具有一定動畫基礎設計的學生向更高層次推進。
指定教材:《原畫設計》/汪 瓔主編,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年1月版
10、角色設計
學習角色設計的目的是為了了解動畫劇本與角色設計之間的關系、動畫角色設計的流程,以及如何進行造型基本功的訓練;深入介紹了角色解剖原理,及表情的作用方式,并詳細學習服裝、道具在動畫角色設計中的應用。從結構圖、效果圖、多角度轉面圖、頭部結構分解、手足造型細部、姿態圖、臉部表情圖、服裝圖、服飾道具圖、角色譜系比例圖、發型圖、口型圖、色標圖等幾個方面,詳細學習動畫角色設計的規范。
指定教材:《Painter角色設計實用技術》/何雪夢主編,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待出版
11、動畫場景設計
本課程詳細講述動畫場景的類型、動畫場景設計流程,以及如何進行造型基本功的訓練;深入介紹了幾何透視原理,及陰影、鏡像、倒影的制圖方法,并詳細講述了空氣透視、散點透視在動畫場景設計中的應用。從自然景觀、建筑空間、交通工具、魔幻場景等幾個方面,詳細講述動畫場景的構成;介紹動畫場景的燈光效果和布光原理。從動畫時空、色彩基調、場景風格等幾個方面介紹了動畫場景設計的構思方法及構圖原理。最后還著重講述了動畫場景的設計規范,及二維動畫、偶動畫、三維動畫的不同制作特點。
指定教材:《動畫場景設計》/李 鐵等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8月版
12、視聽語言
本課程是動畫專業的必修課。課程通過對大量世界優秀動畫片中的蒙太奇、軸線關系、聲音、音樂表現、場面調度等深入分析,全面系統地講解了視聽語言在影視動畫中的主要特點與常用的表現手法,幫助學生正確理解視聽語言的概念,學習和掌握視聽語言的表現方法和技巧,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課程內容主要包括:視聽語言概論、鏡頭、軸線、場面調度、剪輯技巧、電影聲音等影視動畫視聽語言學的本質和核心的內容。
指定教材:《視聽語言:影像與聲音》/宋 杰主編,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年9月版
13、動畫設計稿
動畫設計稿是動畫片施工的藍圖。本課程深入地講解動畫設計稿的創作思想與制作技術,內容涉及到畫框、景別、背景、動作及鏡頭的運用等各個方面,同時還涉及到動畫設計稿人員的素質要求等相關內容。
課程靈活生動,引入許多大家耳熟能詳的國內外優秀作品,能夠幫助考生迅速掌握設計稿的制作要領。
指定教材:《動畫設計稿》/曉 歐等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年8月版
14、二維動畫
學習該課程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理解基本動畫的構成形勢,理解事物的動態特征,增強對事物運動感覺的把握。課程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從動畫片制作最基本的原理講起,介紹了動畫片的攝制過程,原畫、動畫的概念,以及動畫畫面的處理,便于初學者了解動畫的基本規律。第二部分主要介紹動畫技法,從基本的技法講起,介紹了物體運動規律,進而講解人物的畫法,包括動作表情,以及動物和自然現象的畫法。這部分內容概括了動畫片所涉及的所有領域,使考生能夠較為全面地掌握動畫技法的要領。第三部分為鑒賞,介紹中國幾位優秀動畫片導演以及他們創作導演的動畫片,同時刊載了他們對動畫片的自評。
指定教材:《二維動畫創作技法》/上海卡通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主編,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年9月版
15、三維動畫
本課程是三維動畫制作的核心課程,著重學習三維動畫制作軟件Maya和3Dmax的基本建模和基本材質的學習,努力將學生的動手建模能力發展到一定的高度。本課程是一個高度集成的課程,課程需要人體解剖的知識作為基礎,需要色彩造型、角色設計為前提。需要平面動畫軟件作為基礎知識來進行學習。
學習該課程的目的是:通過學習Maya和3Dmax場景、角色、道具、人物的模型制作與展平UV貼圖制作技術,掌握低、中、高精度模型的制作能力。學習骨骼設定、蒙皮技術、角色設置、骨骼與IK、剛性蒙皮與柔性蒙皮、變形工具等,掌握獨立制作模型和骨骼指定的技術。學習使用Maya專業三維制作軟件,學習影視作品中的高精度模型的制作和影視級別的真實材質體現。使學生能夠勝任影視動畫制作中的模型制作工作。
該課程的特點是:實用性強,重點在培養考生的動手能力,提高考生動畫創作中建模、貼圖、材質體現的能力。
指定教材:
①《Maya基礎教程》/孟潔卿等主編,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2006年11月版
②《Maya動畫制作技巧》/孟潔卿主編,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年8月版
③《Maya粒子特效》孟潔卿主編,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版
16、數字影視后期合成
數字后期編輯及合成的成功運用直接關系到電影、電視劇、動畫片、廣告、電視片頭的門面——畫面是否震撼而吸引人,因而受到了制片人、導演的高度重視。數字后期編輯及合成技術的掌握對業界從業人員顯得極其重要,是動畫等相關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技能。
本課程擺脫了以往軟件圖書只注重菜單理論而忽視實際操作,或只講操作不講其原理的寫法,從藝術和技術結合的新視角來講解現代數字后期編輯和數字合成的技術原理和制作技巧。引用了34個時尚、典型實例詳細講解了數字非線性編輯及合成的關鍵知識和核心應用技巧。通過范例的引導,學生能夠完全輕松地進入影視動畫數字后期編輯和特效合成的精彩世界,學會“非線編和數字合成的藝術指導原則”、“影片剪輯技巧”、“鏡頭運動技巧”、“視頻特技”、“畫面疊加技術”、“摳像技術”、“遮罩效果”、“粒子效果”、“跟蹤技術”等數字編輯及合成的核心技術,讓考生通過學習能夠舉一反三,完全勝任影視廣告欄目包裝和設計、MTV短片、動畫短片等設計及制作工作。
指定教材:《影視動畫數字后期編輯與合成》/李曉彬主編,海洋出版社, 2005年6月版
17、多媒體技術應用
本課程系統地介紹多媒體技術的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多媒體應用軟件設計的一般過程及原則,以及幾種典型多媒體軟件的使用方法,并通過大量的實訓實例進一步展示多媒體應用軟件的具體設計步驟和方法。
課程分3部分:第1部分為基礎,主要理解多媒體技術的基本概念、數據壓縮的基本原理及多媒體計算機的組成等基礎知識;第2部分為提高,學習多媒體應用軟件工程設計的基本原則,以及音頻編輯軟件Cool Edit Pro2.1、視頻編輯軟件Premiere6.0 和多媒體制作軟件Authorware 7.02的使用方法,特別是對Authorware 7.02的使用作比較詳細的介紹;第3部分為實訓,通過多個實訓實例進一步展示了多媒體應用軟件設計的基本過程和操作步驟。
指定教材:《多媒體技術與應用》/李顯軍主編,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18、網頁動畫設計
本課程主要介紹Flash在網頁設計與制作方面的知識,以時尚的實例和項目為導向,由淺入深、由簡到繁,嘗試跳脫傳統教材的寫法,舍棄不必要的操作界面、菜單等介紹,摒棄知識驅動的教學手法,從務實和應用著手,探討Flash在網頁設計與制作方面的應用和技巧,通過項目驅動的教學方法,介紹Flash MX 2004的簡單動畫制作、Flash與Dreamweaver及Fireworks的整合應用、聲音與視頻、2.0的Action Script、組件等等。讓你在學習過程中不時得到成就感。內容設計由淺入深、由點及面,以詼諧通俗的語言講述心得與技巧,為考生創建快樂輕松的學習氣氛。
指定教材:《網頁與動畫制作——Flash實用教程》/楊 戈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年7月版
19、剪輯學
本課程系統地介紹了電影、電視剪輯藝術發生、發展的歷史,細致、條理地總結了影視剪輯藝術的審美歷程、工作方式和實踐過程。特別是對電視藝術崛起之后,電子計算機等高科技融入剪輯領域,非線性剪輯的引入做了翔實、具體的介紹。
指定教材:《動畫剪輯》/聶 欣主編,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年1月版
20、音樂欣賞
本課程從語言學研究的角度考察視聽藝術傳播媒介的構成、規律及其藝術品格。它包括視聽語言的來源、本質、變遷以及種種構成元素及其運用規則等等。其特點在于立足視聽語言發展歷史,注重視聽語言的結構規律和語言表現手法的探討,同時,吸收包容了結構主義符號學的研究成果,從而形成了獨特的視聽語言研究體系。因此,對于視聽藝術的創作視聽媒介的傳播以及視聽語言的研究,本書都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和啟發作用。
課程中學習動畫片中的蒙太奇、軸線關系、聲音、音樂表現、場面調度等深入分析,全面系統地講解了視聽語言在影視動畫中的主要特點與常用的表現手法,正確理解視聽語言的概念,學習和掌握視聽語言的表現方法和技巧,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指定教材:《視聽語言:影像與聲音》/宋 杰主編,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年9月版
21、美術基礎
素描無論對學習哪一門類的現代造型藝術的學生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素描源于西方,它是用鉛筆、木炭等作畫,是以科學的透視、解剖、明暗為基礎繪畫方式。
隨著中國現代藝術創作實踐的推進,以及中國的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的建設,中國美術教育也在不知不覺發生驚人的變化。這不僅體現現代設計專業的迅速發展,工業產品造型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服裝設計、環境藝術、公共藝術、電腦美術、展示設計、廣告攝影、商業美術等新專業迅速發展,傳統的陶瓷、染織、漆畫等傳統工藝美術專業不再招生,課程的體系也發生了重大變化,素描課堂教學也早已不再是契斯恰柯夫體系一統天下,有依舊注重明暗的寫實調子素描,有偏重研究對象結構關系的結構素描,有強調個性表現和繪畫語言的表現性素描,也有以實用為目的,重在開啟考生設計思維與創新思維的設計素描等等。
水粉畫是一個技藝性很強,技術難度較高,難以駕馭的畫種,但這也正是它魅力所在,是它賴以生存的要素。因此,熟練地掌握水粉畫的性能和技法,無疑是至關重要的。正如羅丹所言:“輕視技法的藝術家,是永遠不會達到目的的。”
指定教材:
①《素描》/林鈺源等主編,嶺南美術出版社,2004年6月版
②《水粉畫教程》/陳敦等主編,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年4月版
來源:上海招考熱線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