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擬規定小學生在校時間不得超過六小時政策公布后,老師、家長、學校都對此產生了熱議。記者通過采訪發現,大部分家長對此表示理解和支持,同時認為該政策實施起來有一定難度。內江桐梓壩小學校長唐霞表示,學校會依照政策執行,并根據不同年級特點進行合理調整。瀘州天立小學校長張學文稱,目前瀘州小學基本能保證學生在校時間不超過6小時。
張女士 女兒終于可以輕松點了
記者就此采訪發現,大部分家長對此規定表示支持與理解。市民張女士的女兒今年讀小學六年級,得知到這一規定,張女士認為自己的女兒可以輕松點了。
“每晚6點左右回到家里,作業通常要做到9點或者10點,家長天天跟著陪讀。”同時,張女士還請了大學生在自己家里為孩子進行功課輔導,“只要孩子能跟上進度,在校學習時間減少不會有太大影響。”
黃女士告訴記者,有一次到學校接孩子,她在學校外面足足等了一個小時,“沒有辦法啊,課堂作業沒有完成,老師拖堂也是為了搞好孩子的成績。”由于孩子太小,黃女士每天都會接送孩子。
萬先生 放學早存在安全隱患
萬先生的女兒上小學三年級。一二年級的時候,女兒放學會有老人接,上三年級后,就都是自己回家。“如果學校每天下午只上兩節課,5點前就放學,而我們要6點才下班,這一個小時的時間差就成了孩子放縱的時間。”
萬先生擔心女兒放學后不直接回家,或在街上閑逛,或幾個同學邀約到處玩耍,這些都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如果放學后可以留在學校參加一些課外活動,多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而這些時間并不是一味的在強調學習,這樣家長也會放心很多。
教師 實施上存在一定難度
羅征健是隆昌幼兒師范學校的老師,他的女兒在隆昌大南街小學讀書。學校規定的作息時間為早上8點到11點30分,下午兩個小時,一天也未超過六小時。“孩子負擔重,老師壓力大,關鍵在于能不能很好地執行下去,執行力夠不夠,如果夠,還是很好的一個規定。”羅老師認為,這對小學老師上課的質量有著更嚴格的要求。
羅女士的兒子就讀于內江外國語小學,學校上午放學時間通常要接近12點。“雖然規定時間不超過六小時,但是實際情況不允許啊。”羅女士說出了自己的擔憂,她認為在校時間縮短,課外學習時間會增加,孩子還是要繼續上各種輔導班,減負的效果不一定明顯。
學校 根據具體情況調整時間
桐梓壩小學校長唐霞表示,學校會依照規定調整時間。“但我們還是要根據具體情況施行,按照低年級與高年級的不同特點來制定作息時間。”唐校長談及作業量時認為,老師盡量把作業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但是每個孩子的接受知識狀況不同,因此會出現部分學生做作業時間較長的情況。
“教育廳的規定是好的,但還存在一定隱患。放學時間過早,多數家長此時還未下班,如果學生又不能及時回家,學校無法擔保這段時期內學生的安全。”唐校長說。
各方聲音
匯東實驗學校校長:執行有一定難度
昨日,記者就新規采訪了自貢匯東實驗學校和部分家長,學校稱實施起來有難度,家長稱該規定“不科學”。“實施該政策可以給學生、教師減壓,方向是對的。”匯東實驗學校校長周德華說,教育政策與老百姓對優質教育的追求之間,存在著矛盾,矛盾產生的根源是教育發展的不均衡。
“學校會有步驟地推行該政策,但實施起來有一定難度。”周德華說,觀察小學生一天的行程,早上8點左右到校,上課3個多小時。下午2點半左右到校,上課2個多小時。如果除去學生在校自由活動時間外,每一個學生的在校時間都沒有超過6小時。但加上自由活動時間,保證在校時間6小時是有難度的。
自貢市民:不能一刀切
“在校時間規定6小時太死板了,應該靈活一點。”市民張女士說,為學生、教師減壓是對的,但也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一刀切”。比如,有的學校還有住校生,難道也要他們在校時間6小時嗎?張女士建議,根據每個學校的實際情況,限定一個時長,由各個學校靈活支配。
張女士丈夫劉先生支持妻子的說法,他認為,政策本意是好的,學生在校時間少了,自由活動時間相對多一些。如果放學回家后,學生還有一大堆作業,那不僅不是減負,還為家長帶來了更多壓力。所以,“6小時政策”還有待商榷。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