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實施辦法(草案代擬稿)》目前正在征集意見,草案中“學生每天在校學習時間,小學生不超過6小時,初中學生不超過7小時”的規定成為爭議焦點。事實上,去年12月1日起實施的《昆明市中小學生體質健康促進條例》中便明確規定:小學生每天在校集中學習時間不超過6小時,初中學生不超過7小時,高中學生不超過8小時。
孩子提前放學,家長能不能放心?學生在校時間的減少,能否代表著學生的壓力減輕?限制在校時間,能否達到教育的目的?
“縮短學生在校時間的想法,大多數家長會反對。因為在他們眼里,把孩子交到學校最放心。”一位教育專家說。
記者調查
孩子放學早 家長有些愁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昆明市內大部分小學都是下午三四點放學,家長們這時候基本都在單位上班,“孩子放學了沒法去接,不接又不放心”,放學到下班之間那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差”內,孩子無人照管讓許多家長頭疼不已,由此,不少托管班應運而生。
現象1 中途脫崗去接孩子
說起孩子的放學時間,6歲男孩思渝的媽媽很是頭疼。思渝9月份就上小學,兒子放學了誰去接讓她“想到胃都疼了”。
“老人在老家,幫不上忙。只能看看能不能跟老板說說,先去接他放學再回公司上班。”思渝媽媽說。
記者了解,一些父母面對這個“時間差”采用的都是這個辦法,上班中途去接孩子,然后再回去接著上班。有的甚至在上班時偷偷跑出來接送,他們的孩子大多在一至四年級,“孩子太小了沒辦法,只能接送。”
現象2 花錢送去托管班
還有些家長則把孩子送去“托管班”,譬如現在讀小學二年級的燦燦。剛上小學,燦燦媽就在學校附近的“小飯桌”給他報了名,每天下午放學之后“小飯桌”會有人來學校把燦燦接過去做作業,直到媽媽下班去接他。“沒辦法,(學校)離家不遠不近,沒人看著他不放心。”燦燦媽媽告訴記者:“他們只負責下午去接,并幫忙監督一下作業,每月要280元;如果中午也去接還提供中飯的話每月再交320元。”燦燦媽媽覺得這個價格并不便宜,而且沒有正規的管理,但是沒辦法。
現象3 托管班日漸壯大
昆明市場上提供托管服務的機構不少,托管班也越來越多,“開學時,學校門口的托管資料多得要不完”,一位家長說。
記者在網絡上搜索時發現,昆明市內的小學生托管服務基本形成了一個產業,家長可以自由選擇午托、晚托、日托或者是周末托。許多托管班都強調自己“專業”,譬如說老師具有“小學教師資格證,小學高級教師資格證”。一般根據單純托管、管吃飯、輔導作業等不同服務,不同服務組合收取不同的費用,晚飯+作業輔導一個月通常在500元以上。
“兩年前,我們只有四五個學生,現在已經有五六十個學生,下一步準備繼續擴大托管服務的規模。”北市區一家托管班的負責人孔小姐說,孩子托管這種需求還在繼續擴大。
家長反映
學習壓力大,孩子在校學習不超規定時間無法實現
孩子每天在校學習、娛樂多長時間,誰來監督執行
孩子和父母的下班時間不同步,無人照看會導致危險
延伸閱讀
學校提供晚托老師不樂意
根據成都商報對300位家長的調查,61%的家長希望學校在實施縮短學生在校時間的規定后,提供晚托服務,“最好能開設一些電腦、自然課、體育課之類的托管班。”
昆明的一些家長們也提出類似的建議,但不少接受記者采訪的小學老師都對學校提供晚托的體驗感到為難。“就算付錢我也不愿意”,李老師說自己現在一天待在學校10小時左右,開晚托班就意味著要加班,“老師也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生活。”“而且這會不會又成為變相補課的方式?”
社區托管服務推行起來障礙多
“我們的‘四點半學校’就是為了解決孩子放學早這個問題設立的。”虹山中路社區自2009年起設立的“四點半學校”如今還在運轉,社區的孩子放學之后可以到這個學校邊做作業邊等家長,最多時有五六十名孩子放學后會來這里。“除了我們社區的,周圍幾個社區的孩子也會過來。”該社區主任介紹。
能不能在全市社區推廣社區托管服務呢?記者就此采訪了很多社區的工作人員。他們都表示這事“不好辦”,“人員、場地、資金都是問題,而且現在孩子都很寶貝,出點問題我們擔當不起。”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