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廳轉發教育部通知 糾正幼兒園“小學化”現象
省教育廳日前轉發《教育部關于規范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糾正幼兒園“小學化”現象的通知》,要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幼兒園采取切實可行措施,堅決防止和糾正幼兒園“小學化”現象。據悉,省教育廳規定:嚴禁各類幼兒園教授小學教育內容;嚴禁給幼兒布置家庭作業;嚴禁幼兒園進行任何形式的知識性測驗和考試;嚴禁以舉辦興趣班、特長班、實驗班為名開展各種提前學習和強化訓練活動。
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開展拼音、寫字、算數、珠腦心算等教學,違背了幼兒的認知規律,偏離了幼兒教育的正確軌道。昨日,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日前省教育廳向各市(州)教育局轉發了《教育部關于規范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糾正幼兒園“小學化”現象的通知》,并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對存在“小學化”現象的幼兒園要限期整改,整改達不到要求的,應給予通報批評。同時,作為評優、評先的重要指標,實行一票否決。要設立舉報電話,接受社會監督。
現狀
為迎合家長猛灌知識
部分幼兒園當小學辦
省教育廳在轉發通知時稱,目前,我省一些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心理,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開展拼音、寫字、算數、珠腦心算等教學,片面向幼兒“灌輸”知識,甚至布置家庭作業,組織各種形式的考試和競賽活動,要求幼兒在活動中要象小學生一樣遵規守紀等。這些“小學化”現象超越了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違背了幼兒的認知規律,偏離了幼兒教育的正確軌道,嚴重影響了幼兒的身心健康。
通知要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廣大幼兒園要充分認識幼兒園“小學化”的危害,堅決防止和糾正幼兒園“小學化”現象。
新規
以游戲為主
在活動中施教
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加強檢查和督察,不斷規范幼兒園辦園行為。幼兒園要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兒童年齡特點,科學制訂保育教育工作計劃,合理安排和開展幼兒一日生活。合理地綜合組織各方面教育內容,并滲透于幼兒一日生活的各項活動中。幼兒園要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于各項活動之中。
○記者調查
成都市民營幼兒園存在“小學化”現象
暗開各種“班” 動員家長報名
昨日,記者對成都市第三幼兒園等多家幼兒園進行了調查,部分上學年存在“小學化”現象的幼兒園,新學期已不再要求統一訂購教材。
市民黃女士的兒子在錦江區某民營幼兒園上中班。新學期入園,她發現,幼兒園原來的興趣班今年沒辦了。但是,幼兒園另外開設了舞蹈班、繪畫班、英語班等專業興趣班,并挨個給幼兒園家長打電話讓孩子去報班。在教材方面,今年沒有再要求統一訂購教材。幼兒園沒有布置家庭作業。針對幼小銜接的大班,去年曾經看到過大班學生寫一些簡單的數字等,今年的情況不太清楚。
“幼兒園沒有學習小學內容的必要。”針對剛公布的防止和糾正幼兒園“小學化”現象的通知,成都市第三幼兒園老師彭勇表示,學齡前兒童的天性就是玩,需要注意的是情感的培養,而不是知識的大量積累。進入小學后,學習算術和漢字也不晚。目前第三幼兒園主要教授數字及其書寫,算術、語文并不在課程安排中,課堂上使用的是一套玩具教材,主要以活動為主,鍛煉幼兒的邏輯能力和話語能力。此外,課外不會有書面作業。
幼兒園去“小學化”
七條新規
《通知》要求:
●嚴禁各類幼兒園教授小學教育內容;
●嚴禁給幼兒布置家庭作業;
●嚴禁幼兒園進行任何形式的知識性測驗和考試;
●嚴禁以舉辦興趣班、特長班、實驗班為名開展各種提前學習和強化訓練活動。
●幼兒園進行幼小銜接教育時,也不得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應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在心理和生理上為幼兒入學奠定良好基礎。
●嚴禁教育行政部門推薦和組織征訂各種幼兒教材和教輔材料,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以各種名義向幼兒園推銷幼兒教材和教輔材料。幼兒園不得要求家長統一購買各種幼兒教材、讀物和教輔材料。
●嚴禁小學在入學時進行各種形式的考核、考試,嚴禁小學提前招收不足齡的幼兒接受義務教育。舉辦有附屬幼兒園、學前班的學校,嚴禁以未入本校幼兒園(學前班)為由,拒收服務范圍內的學齡兒童入學。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