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及中國教育電視臺的記者,與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一道,深入我市部分中小學,實地調查了解我市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經驗,希望將有效做法推廣到全國,以進一步落實推動“每天鍛煉一小時”活動的開展。
據共青團中央“新時代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中心”主任助理丁一瓊介紹,此次調查、采訪情況將在20天以后公布,“我們主要是以實地考察、問卷調查、座談等形式進行,最后將分析結果以簡報的形式向教育部、體育總局、團中央做匯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及中國教育電視臺的記者在采訪中表示,成都學校開展“體鍛一小時”不僅很踏實,而且各具特色,“很值得向全國推廣介紹!”
樣本一
成都十七中
學生最愛特色體育項目
昨天下午,奧運冠軍張山來到成都十七中,與全校學生交流射擊技巧。作為我市唯一一所開設有射擊射箭項目的中學,這項特色體育項目已經成為該校學生的最愛。據介紹,十七中射擊射箭隊的學生不僅產生了國家一級運動員,還多次奪得過全國比賽的金牌。十七中校長胡文武認為,這也為學生們考大學提供了一條有效途徑——作為體育特長生不僅可以享受加分,還可以因為體育特長獲得高校的“特招”。
“除了這項特色體育項目外,我們每天都有大課間、體育課、鍛煉課,盡可能地保證每名學生在校的體育運動時間。”該校副校長黃海濤介紹說,對于高三年級的學生,受升學壓力的影響,在校運動時間會比其他年級學生少一些,但學校也盡可能地安排了各種體育運動項目,讓他們有充足的鍛煉時間,“比如每天都會安排高三學生跑步,不僅僅是為了‘完成任務’,更是高考前調解心理和生理的需要!”
樣本二
五桂橋小學
大課間讓孩子更加自信
“陽光體育也是一種教育,每個孩子的成長都需要陽光,我們希望他們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五桂橋小學校長張政說,陽光體育運動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據了解,成華區五桂橋小學80%學生是外來務工就業人員子女。張政認為,大課間的開展讓孩子們性格更外向,不僅學會了與同學交流合作,也更加自信!“學校積極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在體育特色的打造過程中,體育精神的氣息已經潛移默化地內化成了一種精神層面的隱性校園文化。”張政表示,大課間其實也是大課堂。
據介紹,五桂橋小學為了讓大課間效果明顯,還在管理方面實行精細化,同時大課間活動的開展很重視科學性和時效性,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理變化規律。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天氣,活動的內容也會有所差異。活動的內容既有全校性的廣播操、武術操、手語操、排舞等,又有極具個性特色的分班分組活動。
陽光體育的發展也大大促進了五桂橋小學的成長與發展,今年來學校不僅成為四川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而且在省市區小學排球、籃球、足球、田徑、短式網球運動比賽中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樣本三
青羊區
各校都有特色鍛煉項目
青羊區積極采取有效措施,要求各學校根據自身特色、師資及場地條件必須開展一項群體性、全員普及的體育項目,全校學生必須達到人人參與、人人會做。例如,文翁實驗學校有效結合“文翁興教”的傳統典型,將學校文化定義為國學文化,并將傳統武術有效結合起來;普通教育與特殊教育融合的西馬棚街小學,借助學校一名在國際、國家各級拉丁舞項目中獲得嘉獎的年輕老師的力量,將拉丁舞的魅力融合在日常教學教育中。
如今青羊區的學校,各校都有體育鍛煉特色項目:泡小境界校區,每天清晨師生在操場上做著整齊的早操;樹德實驗中學西區,學生們認真練習跆拳道舞的場景成為校園里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實驗小學西區,足球運動開展得如火如荼,“新星少年俱樂部”里跳動著學生的身影;泡桐樹小學的“泡泡自主管理手冊”、實驗小學的“130健身卡”是孩子放學回家必做的體育作業……
樣本四
成都雙語實驗學校
中英文版課間操輪著來
“哇,好美的校服!”“還是英文課間操呢!”女生黑色上衣,紅色短裙,男生一身黑色西裝,再配上好聽的英文歌曲,昨天中午,中央媒體的記者們走進成都雙語實驗學校時,大家都不得不承認這算是“最洋氣”的課間操了,不愧學校的“雙語”二字。
“因為早上要升旗,學生必須穿著整齊的校服,另外將英文融入課間操,也讓孩子們加強了對英語的興趣。”成都雙語實驗學校校長李艷告訴記者們,學校里面的各種標語都是以雙語的形式出現,這大課間自然也不例外。李艷介紹,該校目前除了每天上午的大課間外,每天還有包括體育課在內的一個小時的體育活動項目。如果沒有體育課的班級,在放學后,則由班主任和體育老師一道,組織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文章來源:成都日報 作者:周波)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