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錄取通知書下發的時候,不少家長都會給考上大學的孩子辦‘學酒’慶祝。這時候,我都會收到很多張學酒請柬。這個月我已經收到6張了,一個月的工資幾乎都花在了吃學酒上。”巴中市民曹俊昨日說,要是再有邀請,她只能借錢去赴宴了。
為剎住學酒風,巴中市紀委、巴中市監察局18日向全市各級機關下發緊急通知,嚴禁機關工作人員操辦“學酒”,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操辦“學酒”的,發現一起,堅決查處一起。
學酒又來臨
都想切這只大蛋糕
隨著高考成績的揭曉,“學酒”跟夏日的高溫一樣,帶熱了“后高考經濟”,考生、家長、老師和商家忙得不亦樂乎。
巴城一家中檔酒店的負責人說:“我們這里學酒的標準最低為每桌488元,還有每桌628元的,不含酒水,每桌16道菜。來這里辦學酒一般是10多桌。”
巴城一酒店的“學酒宴”已連續多年推出優惠活動,這次在酒店門口打出醒目的橫幅,分“學有所成”、“前程似錦”、“鵬程萬里”、“狀元及第”等宴席,每桌價格在480元至1080元之間。
忙著吃學酒
吃緊了大家的錢袋子
在巴中一公司上班的劉猛最近比較煩,他的一個堂妹和一個表弟在2010年的高考中雙雙上榜。叔叔和姨媽打來電話時特別叮囑,一定要回一趟家,一起聚聚。他告訴記者,根據家里的“規矩”,叔舅姑姨家的弟弟妹妹上大學,自己的父母肯定要去吃“學酒”“祝賀”,已經參加工作的兄弟姐妹也要分別掏錢。這一次,他最少也得花費500元。劉猛苦笑著說,自己和一個姐姐都是剛畢業,手里根本沒什么錢。
對于在巴城一小學教書的王欒來說,7月23日打響了2010年吃學酒的“第一槍”。王欒算了一筆賬,預計在8月份,他將有15次學酒要吃。
“去年8月我吃了7起學酒。”巴城某單位職工何軍提起此事就是一臉的無奈,“送了3000多元禮金。”
據了解,一般的朋友,學酒錢送200元,如果關系好一點禮金數大多在500元。
為啥辦學酒
家長們各有各的理由
對于愈演愈烈的“學酒風”,一些熱衷操辦學酒的家長是什么心態呢?
家長陳由森說,他女兒被浙江大學錄取,為答謝老師和朋友,特地在巴城一家賓館擺下了12桌酒席,他認為女兒的同學都在辦,如果自己不辦,會讓人笑話,這是社會風氣使然。另一位家長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不少考生家長認為,中國自古注重親情,辦學酒不僅是對孩子的祝賀,同時也可以聯絡親朋好友的感情。
“想回收送出去的禮金。”持這種觀點的家長也不少。甚至有家長認為,現在讀個大學動輒上萬元,辦學酒正好給孩子湊足學費。
巴中市紀委:
嚴禁機關工作人員辦學酒
“嚴禁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辦學酒,巴中市紀委早就發文了,但仍有人頂風違紀。”昨日,巴中市紀委一工作人員稱,隨著升學高峰期的到來,各類名目的“升學酒”、“謝師酒”蔚然成風,“禁學酒風”的呼聲越來越高。為堅決剎住學酒風,嚴肅查處違規者,巴中市紀委、巴中市監察局昨日向全市各級機關下發緊急通知,嚴禁機關工作人員操辦“學酒”,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操辦“學酒”的,發現一起,堅決查處一起。對典型案件要堅決通報,并予以曝光。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