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南寧市衡陽西路第二幼兒園的小朋友在蔬菜園里澆水,觀察蔬菜生長。林艷華攝
中新網南寧10月27日電(記者 林艷華)整潔的校園,色彩斑斕的教學樓,秋千、滑滑梯、蹺蹺板等戶外游樂設施一應俱全,孩子們在老師的引領下,歡呼雀躍地做著各種游戲;專門開辟的蔬菜園里小朋友親手種植、澆灌的芥菜、韭菜、菜花等鮮嫩的蔬菜引來了辛勤的蜜蜂。
27日,來自廣西各地市、縣市(區)教育界代表參觀考察南寧市多個幼兒園,這是南寧市衡陽西路第二幼兒園給人們的直觀感受。
當天廣西“全區學前教育體制機制改革推進會”在南寧召開,會議就當前學前教育的相關工作進行部署,各地作了經驗交流。
為破解學前教育孩子們的“入園難”瓶頸,廣西提出實施學前教育發展工程,推進學前教育多元辦學體制改革,建成“廣覆蓋、保基本、多形式、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今年以來,廣西要求各市縣把學前教育工作列為年度為民辦實事項目,納入年度績效考評范圍,形成自治區、市、縣、鄉鎮四級共同推進學前教育發展的格局。2014年,廣西學前教育財政預算達9億元。
過去,幼兒園只有公辦、民辦兩種形式。從2014年起,廣西提出幼兒園發展“多條腿”走路,到2017年,將探索出公辦、民辦、集團化辦學、民辦公助、共建民營、股份制和聯合辦學等多種模式。
大力發展多元普惠性幼兒園,是廣西創新機制解決“入園難”的重要途徑。廣西規定,普惠性幼兒園可一次性獎勵50萬元、20萬元、5萬元、3萬元等,從今年秋季學期開始,按在園幼兒人數,給予每人每年200元的補助。今年,廣西新建多元普惠幼兒園293所,已認定多元普惠幼兒園1000所,落實獎補資金5676.92萬元,受益幼兒約23萬人。
小區配套幼兒園和集團化辦園,也是廣西提出破解“入園難”的重點辦園模式。經批準開展集團化的示范性幼兒園,每所獎勵補貼10萬元。目前,南寧市、桂林市、梧州市等地都積極推進小區配套幼兒園和集團化辦園建設。
目前,廣西的學前教育教師隊伍不斷發展壯大,各縣市通過特崗計劃、小學教師培訓后轉崗、接收免費師范生、公開招聘等多種途徑,不斷充實幼兒園教師隊伍。2014年,全區新增學前教育教師3036名。
與此同時,廣西統籌制定了幼兒園教師培訓計劃,今年以來,自治區本級財政投入3200萬元,用于實施學前教育“國培”“區培”計劃,將對4.25萬名園長和幼兒園骨干教師進行培訓。
隨著各項學前教育發展政策的有效落實,廣西學前教育“入園難”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廣西教育廳廳長秦斌表示,未來將堅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則,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不斷創新體制機制,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多元普惠幼兒園,建成“廣覆蓋、保基本、多形式、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到2017年實現基本解決“入園難”問題。(完)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