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大學生回到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培訓后參加考試,獲得各種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以應對日趨嚴峻的就業形勢,這一有趣的現象出現在廣西南寧市的一些職業技術學校中,成為眼下廣西大學應屆畢業生的一種潮流。
5月24日,廣西石化高級技工學校迎來了190名來自廣西大學和廣西師范學院的特殊考生,他們通過當天的職業資格考試和鑒定,將順利拿到維修電工(中級)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為即將到來的就業增添更強有力的砝碼。
廣西師范學院應用電子技術教育專業大四學生何夢燕就是這190名大學生中的一位。她已經通過了浙江臨海市一家職業技校招聘的筆試,七月份將參加面試。
她說:“去企業實習后才發現,剛畢業的大學生走上社會后一點優勢都沒有。”用人單位更看重的是工作經驗和實際工作能力,而大學生在學校學到的大都是理論知識。為了增強專業技能,她所在的班級27名同學除幾名外出求職外,絕大部分都參加了在廣西石化高級技工學校舉行的培訓。
“周末別的同學都去娛樂,我選擇了在面臨畢業的這個學期來技校培訓,原因是畢業實習時,已經嘗到了沒有實踐技能的苦惱。”廣西大學電子工程及自動化專業大四學生蘭譚洲說,參加培訓之前,連萬能表都沒接觸過,實習時根本不敢參加任何實際操作。來技校培訓后,很多實際操作技能才慢慢掌握。
他說,在企業中,很多設計電氣的崗位都需要上崗證。據了解,在供電局,有職業資格證的員工比沒證的員工每個月工資要高出300元,而且很多工作機會在同等條件下,都會優先錄取有證的求職者。可以說,職業技能成了青年人就業的通行證。
負責此次培訓的廣西石化高級技工學校職業培訓科科長何局峰表示,企業喜歡既有理論、又有技能的復合型人才。大學生的理論基礎扎實,但實際操作能力缺乏,在職業技能培訓的過程中,會對很多具體的操作規范進行完整細致的講解和實操訓練,動手能力的增強會幫助大學生成為一個完整的工科人。
據統計,2013年中國高校畢業生已經達到699萬,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而2014年在此基礎上仍有增長,預計將突破700萬人。
為鼓勵高校畢業生通過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提高就業創業能力,緩解就業壓力。從2011年起,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自治區財政廳就聯合印發了《廣西就業專項資金職業培訓補貼管理辦法》。將高校畢業生納入職業培訓補貼范圍,按照培訓職業(工種)的不同和就業技能培訓課時要求,參加培訓的大學生只要考證合格,即可享受A類職業(工種)每人次1500元;B類職業(工種)每人次1200元;C類職業(工種)每人次900元的經費補貼。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