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部全國性《中小學生學籍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從9月1日起實施。近日從2013年南寧市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工作培訓會了解到,今年9月底前南寧市將計劃完成中小學生信息采集錄入,建成的學籍數據庫將涵蓋南寧近100萬中小學生。
過去,傳統學籍轉接模式需要家長在兩地往返奔波辦理轉學手續,學籍轉接效率低、成本高。根據《辦法》,學生學籍號是學籍信息的核心要素,它以學生居民身份證號為基礎,“一人一號”,編碼全國唯一,終身使用,伴隨每個學生從小學到高中的整個就學過程。在電子學籍系統環境下,學籍造假很困難。另外,推行電子學籍管理后,不僅有利學生在學校的管理,而且學生轉學將更加方便,有望實現“網上轉學”。
據了解,電子學籍檔案記錄了學生基本信息、家庭信息、變動信息、簡歷信息等。按照計劃,今年10月底前全國將完成中小學生信息采集錄入。目前,廣西共有中小學生702.7萬人。其中,南寧中小學生(小學、初中和高中)約有100萬人。 目前,南寧正在進行學生學籍相關信息的采集工作。
中小學學籍管理員必須先培訓后上崗。昨天,市教育局直屬學校等學籍管理員均參加了培訓,培訓中有部分學籍管理員反映在前期的信息采集中遇到不少問題,一是人為手工輸入身份證號容易導致錯誤;二是身份證與姓名、性別、出生日期不符;三是虛假身份證,人為編造的身份證號、姓名、出生日期等信息的學籍數據,以及有身份證號、無身份證號的重復學籍。對此,南寧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問題可通過變更、佐證、刪除三種方式處理。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