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下午,為期兩天的廣西大學自主招生考試結束,將有100名學科特長考生通過高考的“另一扇門”,為進入廣西大學增添籌碼。考試結束當天,記者就考生情況對廣西大學副校長韋化及命題小組組長進行了專訪。據介紹,該校“一科定音”的考試方式,正好與今年教育部頒布的全國自主招生的新政策“不謀而合”。
教育部新政肯定“一科定音”
過去,不論是“華約”還是“北約”(詳見本文所附“名詞解釋”),全國多數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試,都要考多門功課,有的甚至囊括了高考的所有科目,就像一次小高考。廣西大學的自主招生考試卻顯得相對“另類”,從2011年開始,作為廣西唯一有自主招生資格的高校,西大就奉行只考一科的原則,考生不論文理,都可從語文或英語中任選一科應考。視考試成績等級,高考時可加分20~40分。而今年,自主招生考試達優秀的考生,如果高考英語達140分,或者語文達130分,即便高考總分不上一本線,也可破格上西大。
“這真正抓住了自主招生的精髓。”廣西大學副校長韋化說,如果考生學科“全面發展”,能通過“小高考”形式拿到自主招生資格,其實也能經過高考考上相應的學校。而“一科定音”和破格錄取,真正是幫助類似錢鐘書、韓寒式的“單科王”進入大學校門。
據介紹,前不久,教育部在全國自主招生高校相關會議上,要求自主招生考試要“瘦身”。之后,“華約”、“北約”等按照教育部要求,大幅度減縮了考試科目,其中“北約”將原來的7門科目縮減為今年的2門。廣西大學相關工作人員認為,教育部的這一要求,其實是從一個側面肯定了西大自主招生考試“小試”考出大水平的宗旨。
不少高三老師指出,自主招生考試對科目進行“全面考察”的一個弊端是,增加學生負擔。韋化認為,“一科定音”試題重在考核能力,不需要準備也無法準備,對學生減負很有作用,真正有學科特長的學生,只要“周末來西大玩一玩”,就能試出水平。據介紹,與過去幾年相比,今年的考生整體素質較高,地域分布更廣,區內欠發達地區如百色、忻城等地都有考生來應考,區外也有考生要求報名。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