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南寧三中,廣西其他普通高中學校的課改也在探索中起航。記者近日在采訪中了解到,由于課改后對老師教學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各校也在采用培訓、集體備課等方式,幫助老師和學生盡快適應課改的要求。據悉,南寧市教育部門擬出方案,推進校際間就新課改進行交流互助。
記者近日在采訪中了解到,像南寧三中這類名校對新課改的準備較充分,具體落實在操作上能力也較強。該校副校長李曉翎昨日告訴記者,該校所有教師除了參加自治區教育廳和南寧市組織的培訓,開學前,所有今年上高一年級的老師全部上崗講一節課,講課不過關的,不能上講臺。
李曉翎副校長表示,學校的特色主要看校本課程的開發,目前該校開發的校本選修課已有108個課程,都是圍繞課改貼近生活、緊跟時代等理念而設置的。如化學就有《喝水的學問》、《健康的減肥》等選修課程;語文有《漢字的故事與書寫》等選修課;政治有《理財高手特訓營》等,內容較豐富。
因課改后廣西的會考和高考方案均未出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老師的教學難度。至于校本的選修課,則仍需要一段時間去研發。在采訪中,受訪的一所高中學校校長也向記者坦承:課改后確實很拼學校的實力,各校的執行確實存在相當的差距,這種差距,不僅存在城市內的各校,在城鄉學校體現得尤為明顯。
為此,記者從廣西高中課改專家組了解到,專家組也在考慮這一問題,南寧市的初步做法是要成立各中心組,擬每周開展一次活動,有做得好的學校,就組織全市相關老師到該校“取經”,然后大家一起來評課,相互探討學習等。南寧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鄧雅學昨日也向記者介紹,圍繞高中課改的相關問題,南寧市上周已制訂出7個工作方案,近期會下發到各學校。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