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財大東方學院試水考試改革 每月有考試,期末突擊行不通了
10月末,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會計分院的學生進入備考階段。9月剛開學,為什么10月份就要備考?原來,去年開始,會計分院推出了專業課程月考,每學期除期末考試外,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安排三至四次考試,每次考試的成績按一定份額計入期末考試總成績。
列入專業課程月考計劃的為財會專業最核心的課程,有《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管理會計》、《成本會計》等。
學生:
期末突擊行不通,大呼壓力大增
大三會計專業學生朱嘉浩,最近頻繁出現在自習教室,稱是受月考考核制度的“形勢所迫”。
“對于文科學習來說,全國大學普遍流傳的一種學法是‘上課記筆記,下課抄筆記,考前背筆記,考完全忘記’,期末考前押寶式沖鋒學習偶爾能取得高分,現在行不通了。”朱嘉浩說,每學期三次過程考試,使他必須把知識點牢牢掌握才能得高分。
曾穎穎是財務管理專業大三學生,她說,該專業學生一般在大學期間會完成會計上崗證、初級會計資格考試,有些同學還會去考注冊會計師。考試時間一般都在期末,很多學生平時就比較放松,忘了學習。
“現在實行月考考核制度,大家基本上是一下課就對專業課知識進行梳理,每次考試前對每章節知識進行系統復習,常常為弄懂一個知識點而大量查詢資料。”曾穎穎是文科生,對于計算類的題型掌握起來速度比較慢,有一次為了理清凈現金流量的計算,在圖書館里找了四本習題冊及兩本解題指導。“其實也不完全是為了得一個高分,而是覺得能夠有這么個形勢來逼自己學習,挺好的。”
班上的學習委員鄭潔幸表示有壓力。她說:“從大二下學期開始推行月考制度,最大的感受是隨時要保持學習狀態,課余時間基本上都花在學習上,以前是在期末最后半個月泡圖書館,現在只要有空閑時間就會去圖書館看書。”
“在分析大一和大二的成績時,我發現大二時全班專業課平均成績要高了7分,無一人掛科。”鄭潔幸發現:以前下課鈴聲一響,同學們一窩蜂離開教室,現在常常有同學會圍著老師問題目,有時還排起長隊。
老師:
學風更好了,教學工作量更大了
月考制度,對于教師而言,是壓力也是收獲。
許諾是《基礎會計》課程的助教,“學院組織月考的試題全來自試題庫,試題庫的題目都是各專業老師收集匯編而成的。每次考完,我們還要整理一份關于學生試題掌握程度的分析反饋給任課老師。”
“對于我們年輕教師來說,跟著導師出卷、批卷、發現學生在學習問題中的不足,并制定接下來的教學任務,感覺自身收獲很大。”許諾說。
青年教師認為對自身教學有所收獲,而任教多年的老師則認為月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同行之間的競爭。正在給學生出試卷的《財務管理》任課老師楊健蘭說:“第一次接到大學課堂實行月考制度通知時,心境非常沉重,出卷、閱卷、講評、總結,極大程度增加了工作難度。”
一個學期下來,她參與了每一個環節,她說,“從教學角度,月考制度有利于學生在專業知識方面打下穩定扎實的基礎,利于優良學風的營造,在另一方面,無形之中增加了教師之間的競爭,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有一定的督促提升作用。”
月考不僅在考學生,也在考老師。該校會計分院院長馮曉說:“學院推行的專業核心課程的月考制度和浙江省教育廳提出的高校課堂教學創新的行動計劃不謀而合。通過增加教學過程中的考核,既增加了平時成績在總成績評定中的比重,引導學生把注意力轉到學習過程上來,同時也加強了日常教學質量的過程控制,為科學評價試卷難易程度積累了大量真實的數據,教學平行班之間考試結果的差異,使得任課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能及時進行查漏補缺。”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