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發布新時期職業教育攻堅五年計劃
貧困地區學生免費讀中職
為貫徹落實國家、廣西教育規劃綱要以及廣西第十次黨代會精神,鞏固提高廣西職業教育首輪攻堅成果,2月13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下發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新時期深化職業教育攻堅五年計劃》,對未來幾年廣西的職業教育作出明確規劃,主要有:
一是加大職業教育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政府、行業和企業及其他社會力量等多渠道依法籌措經費的職業教育投入機制。5年攻堅計劃實施期間,自治區財政每年籌措職業教育專項經費不低于3億元,市縣財政安排職業教育專項經費并列入年度財政預算。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安排職業教育的比例分別不低于30%和15%。到2015年,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在校生分別達87萬人和38 萬人以上;逐步實行中等職業教育免費;建成115所示范特色職業院校和300個職業教育實訓基地等。
二是擴大中職免學費對象。從2012年秋季學期起,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邊境縣、民族自治縣(含享受待遇縣,下同)戶籍的學生,就讀中等職業學校將免學費,使貧困地區學生“學得起技能”。自治區支持示范特色中等職業學校不斷擴大對貧困地區的招生數量,對接收上述地區學生較多的學校,自治區將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學校辦好一批產業有需求、質量有保證、就業有保障的特色專業,使貧困地區學生“學到好技能”。
三是改革職業教育管理體制。中等職業教育實行自治區、設區市、縣(市)三級辦學管理體制,并遵循歸口管理和屬地管理原則。自治區直屬中等職業學校逐步調整為由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若干行業部門主管;設區市中等職業學校逐步調整為由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主管,行業部門不再主管中等職業教育;縣(市)中等職業學校統一由教育部門主管。
四是加快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著力構建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相互銜接的技能型人才成長“立交橋”,加快推動中、高等職業教育的有機銜接,采取五年一貫制、“3+2”或“2+3”學制等多種模式積極發展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加快擴大高等職業院校接收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的規模,推進高等職業院校面向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自主招生制度等。
五是完善職業資格證書與學歷證書“雙證書”制度。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教育部門要加強協作,支持職業院校建立職業技能鑒定機構,在職業院校學生中廣泛推進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對職業院校獲得學歷證書的畢業生參加與所學專業相關的中、初級工職業技能鑒定時,免除理論考核,對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及時發放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多舉措讓學生實現“雙證”同步。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