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將放寬教育培訓項目許可 學習型城市急需創新思維
“浙江省教育廳正會同省工商局在修訂鼓勵教育培訓業發展的規劃性文件,爭取盡量減少必須許可的教育培訓項目,爭取必須許可的教育培訓項目也可以由企業來做。”杭州市教育局成人教育處處長吳作為說。
今天下午“2014年杭州市民辦教育論壇”在浙大華家池校區舉行,吳作為帶來好信號,讓在座70多位杭州民辦教育培訓學校校長有些振奮。
“未來,我們更有理由相信教育培訓業更加興旺發達,更加市場化。”吳作為說。
四個多小時里,杭州民辦教育培訓業的領軍人物們圍繞“民辦教育培訓業與杭州學習型城市建設”這個主題,展示碰撞觀點,為杭州民辦教育培訓業的發展出謀劃策。該論壇由杭州學習生活促進會與杭州市成人教育協會主辦。
眾所周知,浙江是全國唯一的民辦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民辦教育作為當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推動全民教育的進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目前,杭州共有470多所文化教育類民辦培訓學校,18所民辦專修學院。非學歷教育、社會教育、社區教育正逐漸撐起終生教育體系中的短板,促進杭州各類人群的學習生活,促進學習型城市的建設。
浙江大學教育學院教育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祝懷新教授帶來了一場《思維與創新:職業技能人才的綜合能力培養》主題演講。祝教授早年曾經留學英國,在他看來,中西教育在教育目的上有區別,因此對職業教育的認識也存在誤讀,認為書讀不好才去上職業教育院校。
“中國的家長會不厭其煩對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好習慣就有好成績,好成績就有好學校好工作。但是英國人從來不會關注孩子的學習習慣,他們更關注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思維習慣,創新的思維。”
祝教授認為,真正的天才不一定有好的學習習慣,但是必定有良好的思維習慣。“李政道曾說,能獲得諾貝爾獎的主要是愛看武俠小說,給予了他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他認為,從思維習慣和創新能力這點來說,職校生并不比普通高校的學生差。
“盡管知識水平不如普通學校的學生,但是職教生在智力和創造力可能遠勝普通學校學生,因為他們受到學術性課程的思維約束少,更具有創造性思維,有一技之長也更適應社會。”
祝教授說,教育更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長,而不是要刻意培養全才。“學習型城市就是讓城市里的每個人都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終生學習創新。”
在論壇現場,2014年杭州學習生活行業點評活動啟動儀式也隆重舉行。受杭州市發展研究中心委托,杭州學習生活促進會每年舉辦杭州學習生活行業品質點評活動,自2004年舉辦以來,該活動已經走過十個年頭,成為了杭州最具城市生活特質和品位的標志性及影響力的活動之一。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