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叫“自閉癥”嗎?你知道“自閉癥”和“抑郁癥”的區別嗎?4月2日為聯合國大會確立的“世界提高自閉癥意識日”。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至少有一百萬名自閉癥兒童。他們在?對他們實施的康復訓練有成效嗎?帶著這樣的疑問,筆者走訪了東陽聾啞學校培智部的每一個班級。
小貝也會背古詩了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當著校長和幾位老師的面,15歲的小貝終于輕輕地背出了這首家喻戶曉的唐詩。“喲?了不起!小貝也會背古詩了!”校長和老師們都露出了驚奇的神色。
小貝是一個重度自閉加多動癥患兒。剛來學校的時候,任你千呼萬喚,他始終一言不發,還經常打自己的頭、咬自個兒的手,抓什么吃什么,校園內任何場地都有可能成為他的“廁所”和“廚房”。如今的小貝,已經掌握了基本的自理能力,不再自虐,會表達情感,肯叫“爸爸”、“媽媽”和“老師”,能正確說出家人的姓名,愿意口頭回答問題,還能背誦好幾首古詩。
他們是“星星的孩子”
類似于小貝這樣的孩子,特殊教育學校之間流傳著一個憂傷的傳說:仙女喜歡上了人類的嬰兒,但每帶走一人,就落下一個自己的孩子。這些被留在人間的仙子非常漂亮,但性格奇特、行為怪異,不愿與人交往,被稱作“遺落的天使”、“星星的孩子”。自閉癥好似一個隱形殺手,悄無聲息地傷害著孩童。它的治療必須從2到6歲開始,可醫學上至今還找不到藥方。
“我的孩子真的有病嗎?”手拿醫院的診斷書,很多父母依然不愿意接受現實。他們一會兒再三強調:“我和愛人都很健康,孩子怎么可能自閉呢?”一會兒自我安慰,“孩子只是不愛說話而已,再長大幾歲就應該沒事了。”但殘酷的現實擊碎了飄渺的夢想,很多父母陷入了“一旦自己走了,孩子該怎么辦”的痛苦境地。
自閉之門打開縫隙
“既然醫學攻克不了這個難題,就讓我們用康復教育試一試吧。”家長絕望的表情,孩子茫然的眼神,觸及到了教師心底最柔軟的那根弦。明知關山重重,大家還是毫不猶豫地陸續接納了這些“星星的孩子”。
自閉癥康復不同于一般教學,兩個孩子就得配備一位老師。每項訓練都需要通過師生 “一對一”或“多對一”的方式進行。老師們一邊翻看厚厚的專業書籍,一邊借鑒港臺先進的訓練方法,日積月累,慢慢地摸到了一些門道。
小貝愛去校長室串門、小佳喜歡畫畫,小江愛捏紙片,小天愛好朗讀,小美擅長復讀老師的話……發現了孩子的特殊愛好,就等于是找到了一種能讓他們平靜下來的方法,這是帶領他們融入集體的前提。據悉,通過幾個月甚至是幾年漫長的自理培養、融合教育、語言訓練和體育鍛煉等各式各樣的康復訓練,孩子們在知覺、動作、認知、語言、情緒與行為控制等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讓自閉之門打開了一道道縫隙。
(通訊員 王榮仁)
北京中考 上海中考 廣東中考 天津中考 江蘇中考 浙江中考 河南中考
江西中考 四川中考 河北中考 湖南中考 湖北中考 遼寧中考 更多>>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