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傳統服裝,手持艾草祈福,用艾草浸成艾水象征性地沐浴凈身,然后將菖蒲掛在腰間,用朱砂在額頭點一點紅……廣西師范學院的幾十名大學生在南寧市青秀山腳下舉行了一場特殊的己丑年端午活動。
“‘手持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菖蒲象征著去除不詳的寶劍。”廣西師范學院教育科學院教授黃艷芳說。
作為活動的組織者,黃艷芳介紹,參加己丑端午活動的都是她的學生,09年她開設了一門中國傳統文化的課程,舉辦這個活動是為了讓大學生更深刻地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民族文化不是空洞的,它滲透于各種節日、典禮和生活的細節中”。
在做香包、祈百福之后,幾十名大學生還舉行了端午祭祀,然而這次祭祀的不是屈原,也不是炎黃先祖,而是汶川遇難同胞。
“悼亡來源于以愛國為基本特征的民族精神,在端午節當天舉辦汶川祭,既能讓這些大學生體味傳統文化,又能理解我們民族的多災多難和百折不撓。”活動的組織者黃艷霞說。
“以前過端午節,只是吃吃粽子,感覺很平常。這次參加己丑年端午活動,我感覺我觸摸到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它不再是課堂上老師的言辭,而是實實在在的儀式。”大學生謝金芳說。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