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在杭高校畢業生12.85萬,創新高;而企業用工需求卻有所下降,上半年杭州人才市場進場單位數比去年同期下降近兩成,進高校校園招聘的單位數同比下降近三成。一漲一落間,所謂“史上最難就業季”橫空出世。
創業,被畢業生們看好,當做了一條就業出路,承載希望。
而在下沙,懷抱大學城,大創這個話題更熱門。開發區白楊工商所所長鄭誌軍介紹說:“下沙共有14個與大創相關的園區,共有1300多家大創企業在開發區領取了營業執照。”
“其實工商部門非常重視大學生創業企業的成長扶持,陸續推出了很多優惠舉措。”鄭誌軍說,“但在工作中,或是參加一些大創企業沙龍時,我卻發現大學生對政策很陌生。”
鄭誌軍告訴記者,今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杭州市工商局支持大學生創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共有17條扶持舉措,已經施行一個月,可謂“史上最給力”,下沙創業的大學生可以認真看一看。
“三零”政策降低創業門檻
“在創辦企業過程中,由于兜里沒多少錢,很多地方都捉襟見肘,特別是在經營場地的選擇上,幸好工商部門的放寬政策,讓我們節省了不少成本。”在上周五的創業沙龍上,聽完鄭誌軍的政策解讀,來自杭職院大創園的小黃說,這次杭州市工商局推出的《若干意見》,可以說是一個升級包,希望也相信能幫助我們企業走得更穩更好。
根據《若干意見》,在杭創業的大學生,可以享受工商部門提供的“三零”優惠政策,即“零首付”、“零門檻”、“零收費”。大學生創業企業首期出資可放寬為實繳注冊資本為零,注冊資本兩年內到位,且享受“零首付”的同時允許申請取冠市名,降低大學生創業成本的同時鼓勵其做大做強。
為減輕創業成本,《若干意見》還鼓勵大學生在各類大學生創業園開辦公司,凡在小區租房或在大學生創業園創辦公司的,只要校方或創業園管理部門出具證明即可辦理。允許從事策劃、設計等服務性行業租用大學生公寓、居民住宅或商住兩用的高層建筑作為創業經營場所;對使用市區底層住宅作經營場所的放寬行業限制,經有關部門批準及相關利害關系人同意均可申請辦照。
此外,杭州市還對大學生自主創業免除工商注冊登記費、有關會計師事務所驗資費和銀行開戶費,力求最大限度地優化創業環境、暢通就業渠道。
大學生創業專窗一天核發執照
值得一提的是,《若干意見》規定,實行年檢申報制。對經營科研、設計為主的大創企業,實行年檢申報制,工商部門不作實地核查,并免于提交審計報告,企業對年檢上報材料的真實性負責。
與此同時,工商部門為大學生創業企業提供了便捷注銷服務。因經營不善等原因申請注銷登記的,簡化注銷程序,股東承諾無債務,公告期限未到期的,可提前受理,原經營場地允許再次使用,方便再次創業。
今后,杭州市將在全工商系統各注冊大廳新設大學生創業專窗,專門辦理大學生創業的咨詢、登記發照等事項。對大學生申請企業,專窗要一次性告知登記所需材料,一天審查完畢,一天核發執照。
長效幫扶扶上馬送一程
杭州市工商局不僅為大學生創業企業開設綠色通道,還對走上創業路的大學生提供一系列的配套服務,做到“扶上馬送一程”,推進長效幫扶,提高其創業成功率。
為此,杭州市工商局專門設置了“大學生創業輔導員”,每一家大創企業設立一年內都會有專人聯系服務,開設創業講堂,及時指導大創企業依法依規經營,宣講開業、變更、注銷登記所需材料,“兩虛一逃”的法律后果及責任,商標及合同管理等工商法律知識。
針對近幾年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工商部門提供網絡創業服務。鼓勵大學生通過第三方平臺開設網店創業,協調平臺經營者免費進行初創知識培訓和免費提供旺鋪產品裝潢門面。
同時,創業大學生社會經驗少法律常識不精,為預防合同欺詐,避免簽訂“霸王合同”,工商部門提供合同把關服務。利用“守重”認定、格式條款備案等渠道,大創企業可把簽訂的經營和招投標等合同文本提前交工商合同管理部門指導把關,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另外,大學生創業企業注冊資本不能按時到位、挪作自用,或涉嫌商標侵權、有獎銷售等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只要并非主觀故意且沒有對他人、社會造成損害后果的,允許其限期改正,可不予行政處罰,在規定時間內無法改正的,允許其申請注銷登記,一般不作吊銷處理。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