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師之志,結友之情”,杭州即將推出“力爭每年幫助500位大二及以上學生快速成才”的大學生就業創業師友計劃。
市就業管理服務局召集“師友計劃”部分導師共同座談,通過引導大學生們知道自己“想做什么”、“適合做什么”,盡早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確定就業創業方向并為之努力。
“師友計劃”今年共招募200余位企事業單位中高級管理人員、社會精英作為導師,結對帶教學生。以企業實習、講座培訓、結對輔導等方式,讓社會精英和青年學子建立起亦師亦友的關系。
大學生直接學習導師的成功經驗和豐富閱歷,有助于迅速成長成才。
盡量縮短“職場懵懂期”
市就業管理服務局局長張林說,今年杭州市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九大行動中有一項“就業促進專項行動”,“師友計劃”就是這項行動的重要內容之一,將于10月26日正式啟動。
今年以來,杭州全市組織大學生實訓36636人、見習訓練6683人;全市接收高校畢業生56556人,就業局勢總體穩定。
“杭州在幫助大學生就業創業方面是下了大力氣的。”張林說。拿見習訓練來說,一位大學生見習6個月,財政要補貼數千元。杭州一年在見習訓練方面的支出達2800多萬。而見習訓練是組織畢業學年的或已畢業的大學生參加的,如果大學生參加見習訓練后覺得這份職業并不適合自己,再想“改弦易轍”,就有點來不及了,既影響自己就業創業,也浪費了社會資源。
師友計劃,就是對目前杭州大學生就業創業政策的一項有益補充——通過政府、高校、導師、學生四方聯動,把大學生對就業創業的“懵懂期”盡量縮短,把他們對職業生涯的規劃和決策盡量前置,至少提前到“大二階段”。
如果說,提升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是杭州市啟動師友計劃的根本出發點,那么大學生就業創業師友計劃還有一個更大的愿景就是集聚導師資源,打破資源分割,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化配置。
為了達成這個目的,將師友計劃做實做強做大,杭州市提出了“五個一”的運作模式(即集聚一批導師資源,開發一個線上平臺,組建一支助理隊伍,跟蹤一批配對師友,培育一批先進典型),開發了“杭州大學生師友網”,組建了“師友計劃助理中心”,并精心策劃2013-2014學年的系列師友對接活動,如校園巡回演講、職場體驗季、百里百人師友毅行、我愛實訓、我愛串連等。
杭州的大學生更熱衷于創業
“杭州的大學生有個特點,比其他地區的大學生更熱衷于創業。我常常需要花大力氣去說服我的學生先不要創業、先就業。”作為杭州資深的大學生創業導師——利爾達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陳賢興說。他曾帶過多位學生。他認為,大學生一畢業就創業,失敗率很高,最好是先工作幾年,有了一定工作經驗、人脈,思想更成熟,再出來創業。
“最近5年,我們企業每年大約招100位應屆生,每年我們能收到1萬多份學歷、專業都符合要求的簡歷,從中精挑細選出100人。但招進來以后,仍然需要全職培訓3個月、老員工再結對幫帶1-3個月,才能獨立上崗。”陳賢興說,“對物聯網高科技企業來說,用4-6個月培養一個人,相當于多付出3萬-5萬元錢。這對企業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另一位導師,杭州美侖服裝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鴻雁也說,現在有很多企業,都害怕招聘應屆生。要花時間、金錢、精力去培養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還得等待他們完成心理轉變、從“學校人”蛻變成“職業人”,這個轉變過程通常需要1-2年。其間這些職場新人經常會滋生煩躁、壓抑、怨氣,也常會發生閃辭、裸辭、頻繁跳槽等情況。
人稱“家政女皇”的三替集團董事長陶曉鶯,是本次“師友計劃”中準備得最充分的一位導師。
“我是帶著崗位來的。這次除了結對三位學生,我還會拿出幾百個實習、就業崗位,幫大學生解決最害怕的沒有工作經驗、創業經驗的問題。”
陶曉鶯說,作為全國家政行業龍頭企業,三替集團已經成為“現代都市品質生活服務提供商”,很多崗位都適合大學生人群。業務領域涵蓋物業管理、電子商務、公益信息服務、職業技能培訓、“金鑰匙”管家服務、園林園藝、家庭教育等眾多門類,形成了各工種、各門類暢通的職業晉升通道,不少崗位月薪都已過萬。
2014年浙江高校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匯總[高一各科學習指導] [浙江2014年考研網上正式報名入口]
[2014中考每月大事記] [留學中介“信譽”幾何?] [“爸爸去哪兒”育兒經]
[13年英語四六級題型解析及備考策略][透視國際學校之亂象]
2014全國研究生考試報名指南[2013-14年QS世界大學排名] [取消少兒英語保衛國學?]
[2014碩士研究生招生通知][2014年高考備戰每天學習時間安排]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