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輝(化名)是靖安中學的一名高一學生,最近他頗為苦惱,因為班里出臺了一條規定:違反班規要罰錢。但凡違反了其中任意一條,罰款少則2-5元,多則50元。
“受罰專業戶”沒錢吃飯
小輝告訴記者,班主任規定:遲到10分鐘5元,未交作業5元,沒帶校牌5元,教室玩牌20元,帶手機進入學校罰50元……“雖然我們罰的錢都只是作為班費供班級日常開支使用,可開學之初每個人已經交了10元班費。”在小輝給記者提供的班規單上,記者看到了多達近20條罰款條目,著實令人眼花繚亂。
小輝說:“其實大家對罰款都有意見,只不過拗不過老師,只能忍氣吞聲。”據了解,小輝班里的很多同學父母都不在身邊,對班級罰款一事并不知情。“我的父母雖然知道,但也見怪不怪了。”小輝還透露,自己有一個學期曾被罰了近300元。“對于家境不好的同學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負擔,有的同學被罰多了,就連午飯都沒錢吃了。”
記者了解到,罰款雖然對部分同學有一定約束作用,但違反紀律的現象并沒有得到完全遏止。
教育局將督促糾正
9月25日,記者與靖安中學分管政教工作的負責人取得聯系,該負責人回應稱:“學校這段時間正在進行學風建設,如果學生中出現了帶手機入校園、騎電動車上學等現象,就會對相應的班級進行扣分。有的班主任在管理藝術上有所欠缺,所以就采取了罰款這樣的方式來規范學生的言行,我們不提倡。但這只是個別現象,學校已經對相關教師提出了批評。”
對此,宜春市教育局監察室負責人認為:“不贊成靖安中學的這種教育管理形式。即便老師的出發點可能是好的,但這樣的行為在管教學生的同時可能會產生負面影響。”
該負責人同時坦言,靖安地理位置相對偏遠,老師的待遇一直不太好,加上生源外流嚴重,學校自然會把責任分攤到任課老師身上,這就會造成類似現象的出現。“我們即將開展秋季開學工作檢查,像這類情況,我們會和學校進行溝通協調,幫助他們糾正。”
專家稱罰款治標難治本
關于“以罰代管”現象,有網友認為,這種做法簡單粗暴,偏離了教育的初衷。還有人提出,中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心智尚未成熟且無經濟來源,單純的罰款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有可能衍生出新的教育難題。
華東交通大學心理咨詢中心主任舒曼認為,以罰代管的教育方式有待商榷。他強調,以罰代管可能會加重學生對父母的愧疚、對老師的仇視、對學習的反感,他們表面上看似聽話了,實際上卻適得其反。因此,真正人性化的激勵措施應該建基于關注學生的個性心理需求,激發他們內心真正的自主學習和自律意識。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