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共建中國-東盟新增長極,進一步鞏固合作和成果,把握合作和方向,拓寬合作渠道,強化合作機制,明確合作重點”,不僅對經濟而言,對教育也是非常適宜的。以廣西醫科大學為例,創建一流大學必須抓住機遇,拓寬渠道,科學準確定位,系統精心規劃,瞄準東盟市場,辦好國際教育。
作為有74年建校歷史的老牌醫學院校,廣西醫科大結合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博覽會會址落戶南寧、北部灣經濟區開發這些千載難逢的歷史性發展機遇,以及廣西經濟建設和發展要求,加快教學科研、醫療衛生、學科建設、人才隊伍建設的發展。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的系統工程中,該校投資2.2億進行教學設施的硬件建設,創建了一流的教學條件,同時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辦出特色。
廣西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橋頭堡,是泛北部灣經濟合作的前沿,廣西醫科大充分利用廣西的區位優勢,整合地方辦學資源,積極發展面向東盟的留學生教育,既配合經濟發展,又開拓了醫學教育發展的新空間,促進了學校與東盟各國在科學研究、醫療服務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自1978年獲教育部批準成為全國招收外國留學生的8所醫學院之一,該校30年來在留學生教育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招生規模從10~20人發展到500人;生源國從單一的以越南為主的東南亞國家擴大到五大洲的50多個國家和地區;管理模式從留學生辦公室到國際交流處,2003年發展為國際教育學院;辦學層次從短期漢語學習到本科、碩士和博士。在多年的實踐和探索中,廣西醫科大培養的大批東盟留學生不僅成為所在國的高素質醫學人才,而且還成為架設中國與東盟各國友誼的橋梁。一家幾口父子兩代都曾在該校留學的越南留學生阿平,現在是越南順化醫科大學的對華聯絡辦主任。越南到醫科大留學的學生近200人,有40人是阿平經手的。
近日,自治區政府和國家教育部批準成立廣西醫科大學國際東盟口腔醫學院,經國家衛生部、中華口腔醫學院會和中國-東盟博覽會秘書處等部門的批準,在第五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期間舉行“中國-東盟國際口腔醫學交流與合作高峰論壇”。去年第四屆中國-東盟博覽會舉辦期間,出席博覽會的印度尼西亞駐華大使蘇德加少將會見了廣西醫科大學負責人。蘇德加大使得知近百名印度尼西亞學生在廣西醫科大學學習、生活得很好的消息后,向該校校長表示要就人才培養、學術交流等方面加強雙方的聯系和合作。近日,該校校長會見專程到校訪問的印度尼西亞Padjadjaran大學的副校長,心理學教授Zulrizka博士和該校的國際合作主任、藥學教授Ramdam Panigoro博士。來訪嘉賓對美麗的大學校園贊嘆不已,為印尼學生有如此的學習、生活環境感到滿意,對拓寬藥學、心理學教育與學術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充滿信心。來訪嘉賓談到,醫科大的心理學教育在印尼的地震、海嘯災后重建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們愿意就心理和藥學等方面與廣西擴大交流與合作。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