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桂林訊 (記者 駱展勝 通訊員 章靜)“排憂解難,災重情深”。這是中共四川省郫縣縣委、政府近日贈送給桂林工學院一面錦旗上的八個字。在慶祝黨的87歲生日之際,桂工又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工人先鋒號”稱號。該院有關領導告訴記者,這項全國榮譽的背后凝結著桂林工學院的教授、專家們科技救災的心智與汗水。
“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后,桂工迅速作出反應,整合本院地質勘察、環境工程、土木建筑等強勢專業,成立了“支援災區抗震減災技術專家組”,并應災區政府要求派出工作組深入災區開展重建家園的相關技術工作。該院黨委還要求學院各相關專業教授們積極做好準備,以“為國分憂,為災區人民盡力”的精神,隨時聽從國家和災區的召喚。王磊和肖桂元是桂工首批派往災區抗震減災的技術專家代表。他們和其他技術人員一道,充分發揮個人的專業特長,出色地完成了災區郫縣境內數千座房屋的安全等級評測,得到了災區群眾的贊揚,為廣西贏得了榮譽。
王磊博士說,災區大量居民因害怕連日余震震倒房屋,無論鄉鎮干部如何勸說,災民們寧愿擠在路邊空地上或臨時安置點過夜,也不愿搬到本已安全的樓內居住。而從專業角度看,不少房屋并沒有人們想象中的垮塌危險,余震也不會導致某些房屋垮塌。“此時,專家站出來說話很管用。我們盡可能用最通俗的語言報告評估結論。”肖桂元教授說,他們幾句解釋性的話總能產生效果,不少居民當天就搬回屋內,不僅緩解了當時救災帳篷緊缺的壓力,還有效遏制了災區恐慌情緒的蔓延。(廣西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