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中午12時,江西師范大學大三女生小麗(化名)早早地吃完飯就往學生家里趕。她不是來為家教的學生輔導功課,而是來陪學生唱歌、跳舞、運動、下棋、做游戲等。她說,這種“陪玩家教”并不是單純陪玩,而是讓孩子在玩中放松心情,學會為人處世,激發學習興趣,同時獲得一定知識。
寒假就要開始了,記者從省城部分家教中心了解到,“陪玩家教”已經在南昌悄然興起,且主力軍都是在校大學生,只是目前的需求量還比較小。找人陪玩,究竟能玩出什么名堂?
●“陪玩很累,但鍛煉能力”
12月14日,記者在江西師范大學藝術學院見到了小麗,她馬上就要結束這份比較辛苦的家教。小麗的任務是陪師大附中一名初三女生劉海(化名)玩好,薪酬挺高,每小時50元。小麗說,在她今年5月份應聘家教之前,家教中心曾提醒說,劉海的母親王女士希望找一個可以陪孩子玩,并且善于傾聽他人內心感受的人。第一次見面,王女士特別交代小麗,要她留心劉海的一舉一動,陪孩子玩什么都可以,兩人要盡量成為好朋友。
就在小麗擔任家教的第三周,王女士把小麗拉到一邊悄悄問:“我女兒有沒有和哪個男同學交往過于密切,都告訴你什么了?這個孩子,有什么話都不告訴我。”“我這才明白,王女士給劉海找家教,就是想要找個善于溝通的人‘埋伏’在女兒身邊當‘臥底’。”小麗笑著說。
在采訪中,像小麗一樣被家長請到家里做“陪玩家教”的大學生還有不少。11日下午,記者見到江西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學生小梅(化名)時,她正在圖書館看關于兒童智力游戲的書。
小梅告訴記者,家長找“陪玩家教”大多是為了孩子的全面發展,其次是彌補孩子沒有玩伴的空虛。家長對“陪玩家教”都很挑剔,要求也很高,要看你有沒有電腦等級證書,看你有沒有特長,如唱歌跳舞、下棋、講益智故事等,有的甚至還看長相,“當‘陪玩家教’確實很累,但在陪玩過程中也可以鍛煉自身的能力。”
●“陪玩本領不夠,難被家長相中”
家住南昌市象湖花園的李冰給自己上小學五年級的女兒請了一名陪玩家教,她告訴記者:“我的女兒琳琳學習很好,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根本不用家長操心,我的工作比較忙,沒時間陪孩子玩,到了周末就希望孩子能徹底放松一下,就托朋友從江西師大找到了王靜,她不但文筆很好,而且還會跳舞、游泳,自從她來了以后,我女兒多了一份自信。”
王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會玩”的標準還是比較高的,陪玩家教并不是單純陪玩,還要讓孩子身心得到更好的發展。許多大學生都有興趣加入“陪玩家教”的行列,“卻因為‘陪玩’的本領不夠望而卻步,難以被家長相中。”
●大學生是“陪玩家教”主力軍
記者走訪了南昌市區多所家教中心,結果發現在家教中心注冊的“陪玩家教”并不多,家長一般直接到學校找學生,特別是在周末,部分家長帶著小孩到學校,讓孩子自己挑選喜歡的家教。但有也部分家長選擇在網上幫孩子尋找“陪玩家教”。據了解,“陪玩家教”以大學生最為搶手,其中有藝術和體育特長的學生相對來說占優勢。
南昌一家教中心負責人李剛認為,“陪玩家教”的出現,是因為有市場需求,這對培養應試教育學生的業余愛好和豐富學生的知識都有積極作用。但是,“陪玩家教”必須要有較高的責任心和約束力,否則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陪玩家教”寓教于樂值得推廣
江西師大心理咨詢中心劉美珍老師認為,“陪玩家教”的出現說明我國現行教育制度的缺陷,歸根到底還是學生減負和家庭教育這兩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孩子們需要有人談心、有人聽自己的故事,這種“陪玩家教”的興起,應該說是一種十分可喜的現象。“玩”的家教就是一種寓教于樂的愉快教育,家長開始注重孩子的個性發展、興趣激發、能力培養、知識面的拓寬,這說明素質教育的理念已經從學校拓展到家庭,值得大家去學習和推廣。另外,請家教需要一定的經濟實力,希望家長依據孩子的情況和家庭經濟條件來選擇合適的方法,切勿跟風。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