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每天一大早,文教路的孝廉國學中心里都會傳出瑯瑯的讀書聲,沿著文教路的幽靜深巷,踏入孝謙國學中心,一種與眾不同的古典氣息撲面而來,拾級而上,幾個孩子逢人便禮貌地問候著“您好”,并且恭敬地行著鞠躬禮。或許你無法相信,這些行為謙恭到讓不少成人都慚愧的孩子,卻是孝廉國學中心有謙學園里的特殊兒童。
孩子們在運動中學習成長
9歲特殊孩子能背四書
“我現在還記得2009年,歡歡父母把9歲的歡歡交到我們手里時的情形。”有謙學園的老師王爍哲說,歡歡是他們國學班里收的第一個小學生。
有謙學園本來是個幼兒國學班,有30多個幼兒每天來這里學習,但是,有點特殊的孩子歡歡的出現,讓這個國學班也特殊了起來。王爍哲說,那年歡歡雖然已經9歲了,但是智力和言行舉止,可能只達到普通孩子五六歲的水平。
歡歡今年已經13歲了,在國學班里整整學習了4年,“她現在四書、《孝經》等很多國學經典都能熟背,加起來能熟背10萬多個字。”王爍哲對自己的教育成果頗為自豪,“現在她正在背《易經》。”
如今,有謙學園的小學班里,一共只有9個學生,但是其中4個,都是像歡歡這樣有點特殊的孩子。小學班里,一共有8個老師,王爍哲是其中一個,他從事國學教育已經8年,“我們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樣,只教禮義廉恥。”王老師說,他們學堂里,除了《孝經》、《弟子規》、《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作為基礎國學學習,還有歷史、琴棋書畫、數學,每天早上也會一起習武、打太極拳。
家長看著孩子在這里一天天成長和進步,紛紛表示:“孩子懂事了不少,也很懂禮貌,家務事什么的都會幫著做。”
10歲特殊孩子學習自理和自立
剛剛過完10歲生日的琳琳是這個班里的新成員,來這學習才4個月,然而不幸的是,這個白白凈凈的小姑娘,卻是個唐氏綜合征患者(又稱先天愚型)。“有時候,讓她把家庭作業本放回書包里,她就會直接背著書包回家。”王爍哲說,琳琳的病有些嚴重,行為很難控制。有一次,老師給孩子們上課,蹲在琳琳身旁手把手地教她,誰知,她沒來由地吐老師一臉唾沫。
“幸運的是,琳琳有個愛她10年都未放棄過的媽媽。”有謙學園每個小學生的家庭本上,都記錄著孩子們每天在學校和家里的舉動。而琳琳的家庭本上,被媽媽宋女士記錄得滿滿當當的,每一天,宋女士都會記錄下她的點點滴滴,為她的每一點進步而欣喜,“她說今天跟同學們去打球了,多鍛煉應該能讓她有不少進步。”
“有一天晚上,我不太舒服,她卻能主動去廚房端熱水瓶倒開水給我喝。雖然她的這個舉動,把我嚇得一身冷汗,但她卻不再像以前一樣魯莽,水杯很燙也知道先摸摸水杯,還告訴我要多喝水。”宋女士對琳琳現在懂得關心、照顧長輩感到十分欣慰。她說,僅學習了4個月,琳琳就能背《弟子規》、《三字經》和《孝經》了,性格也開朗起來。
“自理和自立是他們人生的第一步。”王爍哲說,或許對普通的孩子來說很簡單的一個動作,這些孩子都需要學習很久。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