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結束了,高中教育階段終于告一段落。從6月到9月,如何度過這漫長的三個月呢,不妨開設以下課程,作為對基礎教育的補缺。
人際關系和同學關系的課程。從沒有像今天這樣,人際關系和矛盾成為當下孩子們的一個重要難題。面對學習沖突、生活沖突、情感困惑、生活矛盾,不少同學感到束手無策,充滿迷茫。還有的孩子動輒選擇了不良和不當的處理方式,鋌而走險,讓同學關系更為緊張,甚至鬧出了生命和家庭悲劇。一項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學生對宿舍內部人際關系不滿意,高校宿舍已成為大學生矛盾集中爆發地,埋下了諸多發展隱患。
當下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缺乏相互包容、謙讓的生活養成和潛意識培養,在這種態勢下,就更應該加強人際交往意識,家長自己動手或請心理咨詢師,對孩子進行一次系統和專業化的人際交往培訓和熏陶,讓孩子充分懂得尊重別人就是尊重別人的短處和缺點,和諧相處就是多包容和體諒人際關系中的諸多不快,海闊天空就是當別人傷害自己后也能和他和好如初等。讓包容、謙讓、相互體諒、發自內心的關愛體恤他人,成為一種生活規則和交際規則。
大自然課程以及社會課程。長期在斗室逗留,過多沉溺在“升學率崇拜”中,畢業班孩子的學習負擔很重,生活非常單調,也患上了“大自然匱乏癥”。《城市中的孩子與自然親密度調研報告》顯示,12.4%的孩子具有自然缺失癥的傾向,如注意力不集中,情緒調節能力和環境適應能力較差,對大自然缺乏好奇心交際意識降低,適應能力差,嚴重者還會導致抑郁情緒等。在我國,每周的戶外活動時間超過10小時的孩子僅占4.8%,戶外時間7~10小時的僅占9.3%,3~7小時的占37.4%,而每周戶外活動時間少于3小時的孩子則達到48.5%。對于其身心健康、創造力發展,探索和探險意識,都是一種抑制。
因此,借助這三個月,更多孩子不妨開展一次“大自然游學課程”,在向導和相關專業人員的引導和幫助下,多和大自然接觸,多一些貨真價實的社會考察。在聆聽和感受自然生命的過程中,提升生命敬畏感和生態敬畏感;在親近自然的過程中,讓性情更為平和恬靜安靜;在跌打滾爬的跋涉吃苦中,增強獨立生活意識和能力。讓人格發展、心理發展和道德情感認知,更為健全和健康。
感恩課和孝敬課。為了讓自己順利參加高考,家庭、家長、老師和整個社會,都做出了諸多無私奉獻和利益犧牲。特別是家長,調整自我生活習慣,適應孩子,吃苦耐勞也毫不在乎。
現在,考試完了,更多孩子應該進行感恩和孝敬反哺。比如可以多干一些家務活兒,減輕父母的生活負擔;再比如多一些公共發展和公益意識,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和慈善活動,培養自己的感恩意識和反饋意識。為社會和家人奉獻愛心,讓自我發展更為完善。
浙江高考志愿填報時間成績查詢錄取進程[全國高校2013年在浙江招生計劃人數][歷年錄取分數線][分數線預測]
[浙江高考作文題被指存在錯誤][高考錄取率在85%以上][高招調查報告]
估分選更好的大學高考報志愿參考查分時間[解讀平行志愿][高考本科專業速查][2013年浙江31.3萬人高考 五年減5萬]
[高考填志愿37個基礎問答平行志愿46個問答][就業最不樂觀的8個專業]
[2013九大高考熱門專業就業面最廣專業適合女生專業方便出國的專業]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