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結束至12號,男生羅熙已經四天未歸家。他說,高考完后要在外面瘋玩三天三夜。
今年開學初,這名永川中學高三(8)班的學生通過了西南政法大學自主招生考試,意味著只要高考分數達到重點線,他就可進入心儀已久的法學專業。只是,剛進高中時,羅熙的成績幾乎年級墊底。
刻苦學習卻沒好成績
羅熙的父親曾希望兒子學理科,以后就業路子更寬一些。于是羅熙剛進高一,父母便請了一位老師專補數理化。
老師常疑惑,很多知識,這娃兒都曉得,為啥成績依然墊底?一位大學生在為羅熙當家教期間,也有過同樣的疑惑。
更讓他們疑惑的是,晚自習下課后,羅熙經常回家看書至深夜。如此努力,成績卻未見好轉。年級總共約1200人,羅熙經常排在1100名左右。分析后,羅熙發現,歷史等文科分數不低,拉低成績的則是數理化。
于是,高二分科時,他違背了父親的意愿,毅然選擇了文科。
分科之后遭遇同桌危機
自此,羅熙的成績有了很大好轉,文科班300多人,他常在第80名左右。
只是,又一次打擊很快到來。當他申請進入文科實驗班后,僅上了一次晚自習,就因種種原因,不得不回到原來的班級。他的心情跌入低谷,直到舅舅說,越是遇到這類問題,男子漢越要證明給別人看。
和他同桌的女生是全班第一名,也是最好的朋友。她在首次高三考試中仍是第一,但成績下滑不少。班主任找他們談心后,羅熙得知,那位女生說,成績下滑是受自己影響。那天晚自習中,他戴著耳機,一個人在無人的走廊上哭。
高三緊張的復習中,羅熙的爸媽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房子,陪兒子讀書。
自主招生考試遇險
在家人和老師的建議下,羅熙參加了西南政法大學今年的自主招生考試。他說,報名的人很多,有好幾千人,經過篩選,參加復試的人并不多。
考試是以10人一組進行討論。聽到考場傳出爭論聲,羅熙所在小組的人就商量著要相互包容。當他們走進考室,討論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時,第一位同學剛說到一半,被組里一直沉默不語的長發女生打斷。她以犀利的言辭,咄咄逼人。“當時所有人都震驚了。”羅熙說。
幾周后,自主招生放榜,羅熙榜上有名,而長發女生并未得到教授們的垂青。(重慶晨報永川讀本記者 周云)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