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北京市110余家圖書館聯合發起成立“首都圖書館聯盟”,提出十項文化惠民舉措,其中包括“高等院校圖書館逐步實現面向社會免費開放,通過辦理借閱證使讀者共享圖書資源。”此舉一出,在社會上引發了廣泛熱議。今年5月,遼寧省一部分高校圖書館也宣布對外免費開放,當地中小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可以免費入館閱讀。
記者了解到,大學圖書館向社會開放已經成為趨勢。江西的高校圖書館能否也向公眾敞開大門?記者近日對此展開了調查。
高校
高校圖書館免費開放者屈指可數
23日,記者先后來到南昌大學前湖校區和江西師范大學圖書館,這兩所大學的圖書館目前還沒有完全向社會開放。“我們學校遠離市區,社會讀者需求不明顯,來館看書的社會人士較少。對于外來看書的讀者,我們一般不會限制進入,但不提供借書服務。”南昌大學圖書館副館長袁芳表示。
在江西農業大學逸夫圖書館,記者提出想入館查閱資料。當工作人員得知記者并不是本校學生時,遞來一本登記冊,要求在上面登記名字、身份證號,入館時間和所在單位等信息。記者從該館流通部了解到,如果社會人員需要長期入館進行閱讀學習,可以辦理一個校外人員借閱證。“需要交200元押金,20元服務費和10元工本費。憑借閱證,一次可以借兩本書,期限為兩個月。”在圖書館工作的李老師介紹。
記者隨后又來到了江西財經大學蛟橋園校區。該校圖書館副館長胡新告訴記者,江西財經大學是南昌高校中首個向社會開放圖書館的高校。
“校外人員入館,需出示身份證、工作證等證件,經過工作人員核準后,可進館免費閱讀,不允許外借。”胡新說。
雖然開放但設有不少門檻
雖然部分高校圖書館對社會公眾敞開了大門,然而記者在走訪過程中發現,進入高校圖書館并不那么簡單。
“如果是單位人員需要入館閱讀,必須寫保證書、蓋章,由員工出示照片和身份證辦理借閱證。”江西財經大學圖書館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按規定一般校外讀者的借閱證借書不超過3本,期限為1個月。
高校圖書館資源隸屬于公共資源的一部分,屬于利用稅收建立的公共服務。記者了解到,在南昌市民中,期望高校圖書資源能夠免費向社會開放的大有人在。但是,高校圖書館所設的門檻卻只能讓不少人望“門”興嘆。
顧慮
管理難,開放需量力而為
對于完全敞開“大門”向社會免費開放,江西高校的圖書館管理人員仍存不少顧慮。
“首先,學校的資源畢竟是有限的,本校學生有2萬多,圖書館容量和座位數不多,若大規模開放,可能會影響教學秩序;其次,校圖書館不同于公共圖書館,學校圖書館的專業性較強,主要服務于教學科研,而社會的公共圖書館則定位于大眾普及的書籍;再次,社會上人們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氛圍還沒完全養成,因此,即使開放,也會出現讀者偏少的現象。”江西財經大學圖書館副館長胡新建議,在圖書館技術、資金、館舍等相關設備成熟后,應該量力而為,向社會開放,實現資源共享。
建議
高校圖書館開放應循序漸進
江西財經大學人文學院社會工作碩士導師、博士唐斌教授表示,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是一件好事,開放圖書館與社會需求并不矛盾。高校圖書館如果利用得好,能轉變成社會教育的資源。高校也是社會公共空間的一個組成部分,應該向公眾教育方向發展。
唐斌建議,“在保證高校秩序和滿足內部需要求的前提下,把閑置的資源逐步向社會開放。其次,要加強宣傳和引導,引導市民有秩序地入館看書。此外,還可以拓寬開放模式,開發對電子虛擬空間的利用。”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