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每年新生開學,午餐浪費現象非常嚴重,葷菜挑著吃,蔬菜基本不動。”近日,浙江省紹興市文瀾中學初一(4)班班主任胡天宇感慨地對記者說,“現在,將大部分飯菜吃光吃凈已成為同學們的一種自覺習慣。”
前些年,紹興市中小學食堂的浪費現象較為普遍,許多學校食堂經常可以看到,一些饅頭只吃了幾口就被扔掉,有的飯菜只吃了一點兒就被倒掉。“浪費糧食現象的背后,更可怕的是對浪費的漠視。”該市教育局局長陳國陽說,紹興市教育局及時開展勤儉節約教育活動。各地各校通過《讓我們學會怎么吃》教材,利用校園(班級)黑板報、宣傳欄、專家講座等宣傳合理飲食、科學飲食、反對浪費知識,幫助學生樹立勤儉節約的飲食觀。
同時,紹興市各中小學加強管理,要求班主任和學生一起就餐,通過自身示范,督促學生節約糧食。文瀾中學校長葛虹告訴記者,學校把文明就餐納入班級“五項競賽”考核,加強對學生就餐的三級管理,倡導師生一起用餐。通過“桌長負責制”實行學生就餐的自我管理,學生8個人一組,就餐后桌長檢查。越城區柯靈小學將節約飲食與校本課程建設、少先隊社團活動、學生養成教育、學生評價體系等結合起來,從編教材到設課程,從搞活動到做課題,取得了明顯成效。該校自編的校本教材《快樂飲食ABC》,把生活中常見的食材怎么吃、怎么做等常識進行系統盤點,同時分層次設置了文明飲食習慣的培養序列,成功落實了飲食教育目標。
“無論生活怎樣富裕,節約都是一種美德、一種責任。”陳國陽說,“一個學期花幾個課時對學生開展節儉、科學的飲食教育,為學生一生的飲食消費觀做準備,從投入與產出的關系來衡量是完全值得的。”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