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立足“為地方經濟發展培育最合適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麗水職高力推“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聯合辦學模式,把課堂變成企業的高新車間,為地方特色產業定制人才,給學生未來發展預留空間,實現了三方共贏。
麗水職高校長楊官校說,投入兩個多億的資金,麗水職高打造一流的教學硬件。要讓職高的教學水平也同步提升,學校就必須緊扣市場,讓教師成為有實戰經驗的技師,把我們的課堂變成車間,實現學校與企業的無縫對接。
為此,麗水職高先是開設“冠名班”,定向為企業培養人才。而后又推出“訂單培養”,實現校企聯合編寫教材、設置課程,把企業的人力資源和科研力量引入到課堂。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麗水職高再進一步用“來料加工”的方式,在課堂上直面企業當前的生產難題。如今,麗水職高與浙江力威機電、山蒲照明等知名企業展開合作,開設出特色專業,建立產學研合作基地,開始把“車間里的課堂”探索方向指向企業的未來發展。
把課堂打造成為企業的“技術車間”后,麗水職高源源不斷地為本土企業輸送出了最實用的技能人才。據統計,三年來,先后有230多名麗水職高畢業生成為麗水各家知名企業的技術骨干。浙江力威機電公司副總經理張德孟說:“因為實現了教學與企業生產的零距離接軌,這些學生不僅技能水平很高,而且文明生產習慣很強,他們走上崗位就能勝任。”
趙麗萍前些年從麗水職高畢業,如今她已經是納愛斯集團的行政主管。像她這樣走上大公司管理層的校友,至少已有20多個。“如今,職高的課堂成了本土企業名副其實的研發中心。麗水職高的學生不僅基本功扎實,知識面廣,并且攻克高新技術難題的能力強。以后,肯定會用自己的研發成果來佐證麗水職高辦學的成功。”
楊官校說,接下來,麗水職高“車間里的課堂”將與“養生福地”這個新特色產業緊密結合,讓每個學生都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永久牌”技能人才。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