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科技學院數字技術系教師杜傳青在百度貼吧的一篇名為《我修自行車的老爸》的帖子在網上引發熱議。在現今無數“炫富”、“拼爹”的網絡熱聞中,杜傳青的另類“炫爹貼”,炫的是一個很普通、很平凡卻很偉大的父親形象:修自行車的老爸,黑黑的布滿了裂紋和老繭的雙手撐起了一個貧窮的家;靠每補一個車胎兩塊錢供兩個兒女上大學;善良厚道的他從不收盲人、老人的修車錢;60歲了,身體大不如從前,仍然每天出攤修車......網友們被這樣的老爸,被這樣敢于炫耀修自行車的老爸的兒子感動。
這樣的感動,是對平凡普通卻肯吃苦實干、為美好生活拼搏的老百姓的致敬,是對雖不是“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卻為父輩給予的精神財富滿懷感恩的年青人的致敬。
據了解,江西科技學院近期將舉行微訪談、微征文等系列活動,在廣大學子中傳遞杜傳青另類“炫爹貼”的正能量,喚起當代大學生對無數杜傳青、無數杜傳青的老爸的美好樸實品質的思考和追尋。
帖子原文如下:
我修自行車的老爸
談及自行車,很多人都會聯想到它的便攜、以及給身體帶來的健康,如果自行車和家人掛鉤,你會聯想到什么呢?一篇風靡網絡的短文,講述了父親與自行車的故事,在這個炫爹的年代,他炫耀自己樸實無華的修自行車的老爸,給人的心中留下陣陣暖流。
說起老爸,我從來都是理直氣壯。我有一個修了17年自行車的老爸,盡管他很普通、很平凡、卻很偉大。
我是在老爸的修車攤上長大的,記得很小的時候,父親就修自行車。每天他忙碌著,陪我和媽媽的時間很少,早晨我醒了,他已經出攤了晚上他回來,我已經睡覺了。在我的記憶中爸的手總是黑黑的布滿了裂紋和老繭,就是這雙手撐起了一個貧窮的家。
時間過的很快,我上了中學。每次從學校回來都會經過爸爸的修車攤。每天中午都是由我給他送飯。一次,爸給了一個路人補胎,補完后已滿頭大汗,可是人說忘了帶錢,爸爸揮手:“我不要了,以后車壞了再來修。”一些盲人,老人不管修什么車,他都不要錢。爸爸的吃苦耐勞、善良厚道給我上了人生的第一課。
2010年,我大學畢業了。我在實習期間,在爸爸的修車攤邊上,我擺了一個水果攤。爸忙的時候,我便給他幫幫手。一次補胎后,我問:”補一個胎多少錢?”爸說:“兩塊。”我心里一驚。我與姐姐各上了四年大學,需要花費10萬元,這10萬元需要補多少胎呀!我用敬佩的目光看著爸爸,懂得了什么叫父愛,什么叫珍惜,什么叫奮斗。
大學畢業后,我留校當了老師,我能掙錢了,給爸媽常寄些錢補貼家用,怕老爸冬天冷,給他買了棉皮鞋、保暖內衣。我和姐都勸他,都60歲了,又有胃病、老寒腿,別出攤了。可他仍然一年四季修車,又添了配鑰匙。每天仍然是天一亮出攤,天黑了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
今年回家過年,我很興奮。一年沒見到老爸了,中午回到家,進門喊了聲:“爸、媽。”可只聽到媽媽應聲。媽說:你爸在車攤上哩。”做好飯,我顧不上吃,急匆匆給老爸送飯去。爸還在忙著修車,寒風吹著他的臉,吹著他身上那件穿了20年的綠大衣。臉上似乎又多了皺紋,腰有些彎,我喊了一聲“爸”,差點哭出來。我是一個大學教師,我在學生中帶炫耀我有個修自行車的老爸。我是學生的老師,可爸是我的老師。他留給的精神財富比百萬千萬的金錢更珍貴。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