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擺攤,做手機美容生意也不錯。 (朱家發攝)
近期,美國次貸危機及其所帶來的后果無疑是人們茶余飯后討論的最熱門話題之一,全球經濟持續動蕩,金融危機正在肆虐全球。而國內,GDP增速回落、不少出口企業歇業、中小型企業縮減人員……這無疑給即將步入社會求職的大學生們帶來了更多的挑戰和壓力。對此,虔城各高校一些大學“準畢業生”紛紛降低求職預期,由追求“專業對口”變成“多手準備”,由追求“高成”改換成“低就”來降低就業風險。而業內人士認為,無論在什么情況下,大學生求職最重要的是找準自己的定位,既不要好高騖遠,也大可不必過分悲觀。
【就業現狀】
應屆生就業不容樂觀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2008年《社會藍皮書》顯示,2007年全國近500萬高校畢業生中,至今仍然有100萬沒有找到工作。如今,金融危機正在肆虐全球,這無疑給“準畢業生”這一群體的就業帶來多方面的挑戰和壓力。
據贛南師范學院就業指導中心的黎老師介紹,雖然他們學校畢業生人數較去年有所下降,但就業壓力仍然很大,其中一個因素是往年未就業的畢業生人數還有很多,他們會和應屆生競爭崗位。而今年一些金融機構和企業因經濟效益不太景氣,大量裁員后涌現的失業者也成了和應屆大學畢業生“爭搶飯碗”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因此,黎老師表示,他們學校在指導畢業生就業上做了多手準備。“我校今年可能不會舉行大規模招聘活動,依據往年經驗,小型招聘會現場簽約率更高,專業針對性更強,所以我校今年會適當地增加小型招聘會的次數來提高就業率。學校為了拓展就業渠道,還到福建、江蘇、浙江等省開拓了省外人才市場。同時學校也鼓勵畢業生報考公務員和研究生,來緩解就業壓力。”
【學生動態】
“天之驕子”降低求職標準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許多高校畢業生不得不一改以往“天之驕子”之態,找工作不再挑三揀四,好高騖遠。很多“準畢業生”紛紛降低求職標準來緩解就業壓力。江西理工大學大四學生小劉說:“我原來的就業目標是到廣州、深圳、上海等地的知名企業工作,對工資待遇的期望值也比較高。但在如今的就業形勢下,以前的期望似乎變成遙不可及的夢想了,現在覺得能找到月薪在2000元左右的工作就滿足了。”贛南醫學院大四學生小李說:“只要有穩定的收入,能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到哪里就業都行。”小李身邊的同學的想法幾乎都和他一樣,只要對自己的將來有好處,在哪就業都行。
“準畢業生”做多手準備
小賀是贛南師范學院的“準畢業生”,從大三暑假開始她就先后在媒體、廣告公司、金融公司等多家單位實習。“多點實踐經驗,希望對找工作有幫助。”小賀坦言,這段時間的壓力幾乎趕得上高考,“網絡上到處是全球經濟大蕭條的消息,人心惶惶。”因此小賀的同學大多都做了多手準備,一些原本計劃畢業后找工作同學,如今又重新拿起課本投入到考研隊伍中去了。而平時對時事漠不關心的同學,如今也關注起了“三支一扶”、“西部計劃”這些就業機會。“現在找工作壓力大,我們班有20多名同學選擇考研,30多名同學選擇考公務員,只有少數人正在找工作。”小賀如是說。
【專家觀點】
找準定位 莫要過分悲觀
因環境的驟變,一些應屆大學生對就業現狀表現出過分擔憂。而業內人士認為,雖然整體就業環境比往年有所惡化,但應屆畢業生如果能夠在找準定位、應聘部門、應聘地區三個方面深思熟慮,還是可以在競爭激烈、環境欠佳的情況下脫穎而出,大可不必過分悲觀。應屆畢業生只要對自己有一個正確、客觀、全面的認識,根據自身情況適當放低薪酬要求,就能為自己爭取到更多的就業機會。同時,應屆生也要把視野放寬,要有“先就業后擇業”的應急意識。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