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首個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于1月25日揭牌成立,標志著本澳于中醫藥的研究將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由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和北京大學聯合建設的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由以及澳門大學與復旦大學建設的仿真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于去年十一月獲國家科技部批準,經過數月密鑼緊鼓的籌備,于1月25日假澳門文化中心舉行揭牌儀式。為隆重其事,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邀請了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崔世安、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白志健、中國科學技術部副部長曹健林、科學技術發展基金主席唐志堅、澳門科技大學校長許敖敖及澳門大學校長趙偉主持揭牌儀式。
時至今日,除了個別部省共建的實驗室外,由國家科技部直接批準以中醫藥為主要研究領域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尚沒有先例。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國家首個中醫藥領域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由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澳門科技大學聯合建設,將與北京大學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合作開展中藥聯合創新研究。本實驗室的研究方向將以中藥質量評估為主,籍此可以為澳門建立一個開放式的中醫藥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服務澳門醫藥衛生事業,配合中醫藥科技產業發展,促進中華醫藥的國際拓展。
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澳門藥物及健康應用研究所所長(以下簡稱"藥健所")林偉基教授表示,澳門科技大學是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依托單位,實驗室是本大學中醫藥學院和藥健所的科研基礎上建立的,藥健所的功能是以最先進的科技去測試及研發優質安全藥物、食物及健康產品,協助并促進本澳中藥及食物的安全與質量控制,推動中醫藥走向國際化及標準化。
中醫藥科研方面,藥健所自2006 年成立以來已取得資助的課題共38項,總撥款約伍仟伍佰萬元,包括中藥質量色譜指紋圖譜數據庫及治療慢性腎炎的納米中醫藥項目等,與中醫藥學院共同培養了博士后、博士及碩士生約40名,出版文獻約160篇。
中醫藥學院歷來重視科學研究工作,將其作為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的支撐體系。積極組織教師、醫護人員申報、承擔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和澳門基金會的科研課題。目前科研主要以惡性腫瘤、中醫藥保健、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疾病,婦科疾病為主攻方向。科研隊伍采取"老、中、青"三結合的模式組成,既有豐富經驗的著名中醫藥專家提供研究思路、把握研究方向,又有一批中青年骨干具體實施科學研究工作,并重點培養碩士、博士生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使之成為科研的生力軍。
澳門科技大學將一如既往引領及支持藥健所、中醫藥學院、健康科學學院及其他下屬單位做好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工作,尤其是利用在科研及國際認證方面優勢,重點致力于中藥有效部位、藥性、藥效、毒性、安全性等方面的基礎研究。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