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力推進我省民族民間文化進校園活動,日前,省教育廳、省民委聯合出臺實施意見,從教學規范、協調機制、經費投入等方面作出明確要求,使該項活動更加規范化、更具操作性。
意見要求,開展民族民間文化教育的學校要把民族民間文化教育列入學校整體教學目標,納入年度工作考評。要組織編寫《貴州省民族文化教育課程標準》,讓學校有本可依,按綱授課。要成立由民族文化專家、學者及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組成的教材編寫領導小組,分別編寫小學和中學民族民間文化進課堂的鄉土教材。相同文化類型的地區應加強統籌協調,編寫和使用相對統一的教材。各地要制定民族民間文化教育師資培訓計劃,多渠道、多形式解決師資缺乏問題。
在抓好典型引路上,各級教育、民族工作部門要按照所要求的條件和程序,命名一批民族民間文化教育的項目學校,從師資培訓、經費安排、業務指導等方面予以重點扶持。省教育廳、省民委每兩年開展一次民族民間文化教育項目學校的評審。
在加大經費投入上,意見要求,各級教育、民族工作部門要主動匯報,加強協調,力爭把開展民族民間文化教育所需經費,列入當地財政年度預算。要從教育經費和民族教育專項經費中,安排一定數量用于民族民間文化教育,幫助解決教師培訓、教材編寫、教學設備等經費問題。
開展民族民間文化教育的學校,每年應從生均公用經費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民族民間文化教育活動。
省教育廳、省民委將定期組織開展民族民間文化教育優質課和精品課評選,表彰民族民間文化教育的先進集體和個人,對成績顯著的學校,推薦授予“貴州省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單位”榮譽稱號。
省民委文教處負責人表示,這個意見的出臺實施將有利于解決我省民族民間文化教育工作因處于起步階段而出現的發展不平衡、不系統、不規范等問題,對全面推進各級各類學校民族民間文化教育的大力發展有重要意義。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