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將組織專家學者對古滇國歷史進行全面研究,并出版《滇國史》、《古滇國的青銅文明》、《古滇國歷史之謎》等一套叢書。17日,在玉溪市江川縣舉行的首屆滇學學術研討會上,來自省內的數十位專家學者圍繞古滇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展開了研討。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張田欣出席并講話。
將滇學建成品牌學科
張田欣指出,滇學與以往許多研究不同的是,它不再是局限于某一方面或某一問題的研究,而是涉及歷史、民族、邊疆、社會、文化、經濟、政治等眾多學科的一門學問,直接服務于云南省民族文化大省建設與和諧社會的建設。張田欣要求,要將學術研究與應用研究相結合,用研究成果指導今天云南歷史文化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省委、省政府對滇學研究給予了大力支持,希望通過共同努力,將滇學建設成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優勢和特色的品牌學科。
滇學發展前景很廣闊
通過半個多世紀的考古發掘,在滇中及滇東北地區,最終發現的40多個滇文化遺址勾畫出古滇國的疆域輪廓:東至陸良、瀘西一線,西至安寧、易門一帶,北到昭通、會澤之地,南達元江、新平、個舊之境,南北長約四五百公里,東西寬約兩百余公里。
如今,圍繞古滇國考古學等滇學學科內容,云南省各高校、科研機構等已有一批研究滇學的專家學者,各州市還有文化研究機構、博物館、文管所等單位在進行滇學研究。滇學學科主要由史前及古滇國考古學、邊疆史地學、民族文化學、云南歷史文化資源保護與開發,以及云南經濟社會發展綜合研究等內容構成。
玉溪市委副書記、云南大學滇學研究中心主任吳松表示,目前,蘭州大學建有敦煌研究中心、四川大學建有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內蒙古大學建有蒙古學研究中心、安徽大學建有徽學研究中心,并相繼被批準為教育部百強重點研究基地,這充分說明,以特定地域為研究對象的特色學科是當今學科發展的一大趨勢。
陸續出版古滇國叢書
據吳松介紹,目前,滇學研究和《云南通史》研究工程已經立項并啟動,近期將編印出《云南通史》研究工程編撰手冊。其中,《云南通史研究》工程將于2010年完成。鑒于古滇國在云南歷史上的重要地位,云南省將組織專家學者對古滇國歷史進行全面研究,出版《滇國史》、《古滇國的青銅文明》、《古滇國歷史之謎》、《古滇國的藝術》、《古滇國的民族》等一套叢書。同時,既要開展古滇國歷史文化研究和南詔、大理歷史文化研究,又要開展東巴文化、貝葉文化等獨特的少數民族文化的研究。
吳松說,利用云南省高校人才培養優勢,依托專門史、考古學與博物館學、中國古代史、文藝學、民族學、中國少數民族藝術、中國少數民族史等一批博士、碩士點,將設置滇學或相關專業方向,結合滇學學科建設的需要,招收培養滇學專門性人才。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