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層層風沙片片叢林,我已把心底最柔軟的那個角落,留給了另一個地方,這個地方就是新疆。”寫這句話的人叫許曉艷。2005年大學畢業后來到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壘哈薩克自治縣西吉爾鎮參加西部計劃的一名普通志愿者,當服務期滿回到山東省并考入淄博市廣電局后,因割舍不下對這片神奇土地的熱愛,2010年初,她重回木壘。她深情地說:“新疆是一片值得我們付出青春、熱血甚至一生的土地。”
自2003年由團中央、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共同組織的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啟動后,每年都有一大批懷揣理想與熱血的大學生奔赴新疆,開展為期一至三年的志愿服務。他們都是高校優秀的學子,他們中有的放棄了名牌大學留校保研的機會,有的從新疆到內地求學畢業后又回到了新疆,有的要求到基層去、到少數民族群眾中去、到最艱苦的地方去,譜寫了一曲新時期“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時代凱歌。10年間,全國共向新疆輸送了6778名大學生志愿者,他們在新疆14個地州(市)98個縣市區從事支教、支醫、支農、法律援助、基層青年工作,有近2000名志愿者服務期滿后選擇留在了這片土地,成為“不走的援疆隊”。
2010年時任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的陸昊看到這批“不走的援疆隊”不斷壯大時,感慨地說道:誰不知道大城市里生活好一些,誰不知道去西部、去基層艱苦一些?但大學生志愿者們能夠作出這樣的選擇,用這種獨特的方式表達青年學生內心的精神追求,表達對祖國需要的一種理解,表達對基層普通群眾的樸素感情,這樣的選擇非常令人尊敬,也值得我們和廣大青年學生向他們學習。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