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下半年全國高等自學考試已于10月27、28日舉行。此次自考我省共有64750名考生參加考試,比去年同期減少12370人。記者調查發現,傳統認為自考的學歷不夠“硬”、“寬進嚴出”的制度等因素是自考生逐年減少的主要原因。
自考生就業空間越來越小
“我們不考慮自考生。”對于拿著自考文憑的黃鋒來說,這句話在他求職的過程中曾經聽過無數次。比起普通高校的畢業生,自考生就業面臨更多的困難。他告訴記者,一位大學教授在給他們上課時指責自考生擠占了正規大學的教育資源,是對教育資源的浪費,譏諷自考畢業證為“偽鈔”,更是斥責自考制度是中國的“怪胎”,把自考說成是“低能兒”的游戲,說最好取消自考。而對于一些大公司來說幾乎都有一個心照不宣的用人原則——只有全日制正規院校畢業的大學生才是考慮的對象。在一些招聘會現場,拿著自考文憑的畢業生們幾乎都和一些好單位無緣。自考學歷在就業市場所受的冷遇司空見慣。自考文憑為什么會受到歧視?在此前一次大行招聘會上,一家國有企業的人事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自考生要不就是沒有就業協議書,要不因為沒有指標,接收手續不好辦理,所以我們國企一般很少接收自考生。”而另一企業的工作人員則明確表示,“我們不要自考生,正規本科生的學習更加系統完整,同時在外語、計算機、人文素質等方面的能力也要強一些,如果是在同等條件下,我們肯定會優先選擇正規院校畢業的學生。”
此外,隨著高校連年擴招,正規院校畢業的大學生越來越多,自考生的就業空間進一步受到壓縮。“現在正規大學畢業生排著隊來面試,校方也和我們積極聯系,人才資源很豐富,哪里用得著考慮自考學歷的畢業生。”一位公司老總告訴記者,他們招收畢業生一般都是直接和學校聯系,這樣一來很少有和自考生溝通的途徑。
“寬進嚴出”造成考生減少
“理論考試課程門數不少于25門”、“基礎科段的學分數不低于70學分”、“理論考試課程一般不少于12門”……自考的淘汰率很高,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如果沒有在規定的年限內全部考過,之前所考科目的成績全部作廢。理工類的高教自考生,四年能通過所有考試拿到本科文憑的更是寥寥無幾。很多考生反映,自考試題偏難、偏怪,有許多自考生是自己看書,并非都參加學校的統一復習,而偏題、怪題導致了這些考生年復一年地重考,如此下去,時間精力都不允許,有些考生就不得不“半途而廢”。記者了解到,以上情況在自考生中是比較普遍的。今年參加導游自考的林琳告訴記者,此次考試的《客源國》她已經是第3次了,這次考試出來感覺不好,估計還是過不了。她說:“如果這次還是過不了,我就不準備考了。畢竟我還要工作,時間不允許我在這上面投入過多的精力。”至于多次考試不過的原因,她認為是試卷里面的偏題、怪題太多,好多題目都是平時沒有注意過或者老師根本沒有講到的知識點。因此,考試不過也是很正常的事。
自考生應理性對待就業難
省自考辦蔣明之主任認為,很多自考生因為曾經有工作經歷,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學習非常刻苦,自主性和自立能力都很強。“不過,由于考試制度所限,自考生雖然知識很全面,但是死記硬背的部分比較多,運用知識的靈活性不足。”對于目前一些自考生遇到的就業難問題,他認為,自考生應該正確看待應聘不成功的情況,“有時候這并不是歧視,應該首先考慮自身在某些方面是不是還有缺陷”。目前中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學歷證書的社會信用值正不斷上升,得到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等眾多國家的認可和承認,在國內自考文憑卻受到許多不公平的待遇。對于自考生求職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他還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首先,應聘的時候應當自信。這既是個人能力的一部分,也是企業重視的一項素質;其次,如果自己真的能力很強,應當設法充分展示;最后,要選擇合適的就業崗位,專業對口。他告訴記者,自考生求職,一定要考慮到自己到底能給企業帶來什么,而不要一味想自己能得到什么。其實你在為企業做貢獻時,已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很多實惠。自考生身上有很多閃光點。比如,自考生大多踏實、勤奮等。對有特長優勢的自考生,要善于展示自己與眾不同的才華,才能為自己增加勝出機會。
信息來源:蘭州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