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課改已實施近兩個月,10月下旬,烏魯木齊市教研中心召開了首府高中新課改研討會,通過會上7所學校課改進程的反饋和市教研中心各科教研員實地調研,發現首府高中課改進行的并不順利,學校普遍的反映是課改“理論”和“實踐”脫節。
2004年,國家教育部召開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工作會議后,各個省市的高中新課改陸續進行了。今年秋季,新疆的高中新課改正式開始。根據課改的要求,通過對教材、教學方法的改變,使高中課程變得更有趣味性,最終由應試教育改為素質教育。
問題一:課程標準把握難
課改實施后,課本變了,教學方法也變了,高考總的設計思路是“高考+學業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但高考方案沒定,老師、家長、學生的心里都沒了底。當兵團二中校長楊學東說出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時,得到了在座校長們的認同。
課程標準如何把握,成了各個學校犯難的普遍問題。據了解,兵團二中三年前就已進入課改準備期,是疆內高中課改進行較快、較穩的學校。但高考如何考?復習側重點又是什么?這些具體問題都還沒有確定。
問題二:教材教輔選擇難
高一必修課本發了20本書,還不算各個校本課程和選修課本。教材數量多、內容多,知識面廣,首府市面上配套必修課本的教輔材料種類就更多了。市一中副校長陳富海說,教材與教輔如何選擇,對知識怎樣取舍成了一個問題。課本知識含量多,但難度起點低,而教輔材料難度又特別高,解題所用的內容新課程里沒有。這就使老師希望學生突破的東西已經超出了課程標準。
問題三:“走班”課時難保證
課改后,首次在高中階段增加了選修課內容,選修課打破了固定班級,實行“走班”上課。市五十四中學校方打算把校本課程放在周六上,周一到周五實行固定班,周六上午實行“走班”。市一中也同樣面臨這樣棘手的問題,陳富海說,從開學到現在已經把課表調整了三回,總覺得課時不夠。
問題四:硬件設施有局限
新課程中要求開展課堂活動和“走班”制,讓學生選課,但要開設更多的課程就要有更多的場地。據了解,目前首府學校班額大、班級數多、機動教室少給“走班”帶來局限。
另外,課改后增加了許多學生實際操作內容,但與新課程配套的硬件設施缺乏。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技術領域通用實驗室、實驗儀器不夠。
市二十三中校方表示,目前問題之一就是教師短缺,老師承擔選修課就要面對專業轉換,這是目前解決不了的。
聲音
關注全國課改實驗區高考試題
市教研中心主任林梓華表示:高考命題最終還是執行課程標準進行命題,老師在授課過程中要關注近幾年全國課改實驗區高考試題,不用太相信現在流行的資料。
有很多學生、家長、老師甚至是教育管理者都會擔憂新課改實施后,第一批參加課改的學生很有可能會成為“犧牲品”。課改以省為單位進行,高考指標分配到省,錄取比例是固定的,所以不必擔心會因此而降低新疆的高考錄取人數。
同時我們也應看到,2004年教育部要求各個省市高中學校開始課改,在改革中,每個省市開始時進行的都不順利。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