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教育廳廳長宋和平在此間舉行的西藏自治區九屆人大四次會議上表示,2011年西藏將對農牧民子女的學前和高中教育實行“三包”政策。至此,西藏農牧民子女從幼兒園到高中的“三包”免費教育體系已經建立。
“三包”政策是中央給予西藏的一項特殊優惠政策。從1985年開始,西藏在農牧區實行以寄宿制為主的中小學校辦學模式,并對義務教育階段的農牧民子女實行包吃、包住、包學習費用的“三包”政策。宋和平說,不僅免學費、教材費和住宿費,學生在校期間的伙食、裝備和學習用品等,都納入了“三包”范圍,“學生學習和生活都能得到全面保障”。
2011年,西藏將非義務教育階段的學前教育、高中(包括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教育都納入了“三包”范圍,農牧民子女開始接受從幼兒園到高中的“三包”免費教育。同時,西藏正在進行農牧區幼兒園的布點規劃、師資配備和硬件配備等,力爭到2015年,實現每個縣有一所中心示范幼兒園,農牧區每個鄉鎮有一所鄉鎮中心幼兒園,村小學和教學點設有學前班,幼兒園入學率達到60%。“農牧民子女入園都將享受‘三包’免費教育。”宋和平說。當前,西藏學前教育入學率僅為24.5%。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三包”經費標準經歷了數次提高,目前平均達到每生每學年1800元,2011年將提高到2000元,“十二五”末期將達到3000元,邊境地區學生補助將更高。
林芝地區米林縣中心小學是一個由多民族學生組成的學校,1100多名藏族、珞巴族、回族、漢族等民族的學生在這里享受著“三包”免費教育。中心小學教師亞蝶說:“現在家長都愿意把孩子送到學校,失學輟學現象極少發生。”亞蝶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她說,每個學生每年的“三包”經費“一分一厘都有明確公開的去向”,學生伙食上每頓早餐都有牛奶、酥油茶、雞蛋和饅頭等,午餐都是兩個葷菜、一個素菜,晚餐有面條、米飯、糕點、水果等;每年學校從“三包”經費里給學生安排冬裝和夏裝兩套,還有住校生的被子、床單、毛巾、牙膏、牙刷以及各種文具用品。
宋和平說,西藏的“三包”免費教育是中國教育史上的一個偉大創舉,體現了國家對西藏的特殊關懷。“十一五”期間,西藏教育事業發展迅速,小學入學率達到99.2%,初中入學率達到98.2%,基礎教育步入新的發展階段。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