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不斷加大,培養大學生的創業精神、創業能力,鼓勵大學生到生產一線積極創業,成為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乃至社會就業問題的一種行之有效的途徑。近日,就西藏大學生就業政策、難點等相關問題,記者采訪了自治區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林冰。
記者:為什么要鼓勵大學生創業?大學畢業后是否適合創業?
林冰:2006年,西藏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大學生就業機制由原來的“計劃分配”逐步轉為“市場為導向、政府調控、學校推薦、學生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市場就業機制。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程度的提高,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加大。因此,加強創業教育,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能力,鼓勵大學生到生產一線積極創業,無疑是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和社會就業問題的一種行之有效的途徑。
“創業難,難于上青天”,這是許多大學生在創業時的心聲。雖然說鼓勵大學生創業是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有效途徑,但并不是所有大學畢業生都適合創業,每個人都要客觀地對自己和周圍的環境進行評估,然后判斷自己是否適合創業。
記者:大學生創業的難點在哪里?為了引導大學生創業,西藏各相關部門出臺了哪些政策,采取了哪些措施?
林冰:為了引導大學生創業,自治區出臺了一系列文件,如《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自治區勞動保障廳等部門關于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等,各相關部門也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黨委、政府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戰略部署,堅持政府促進、社會支持、市場導向、自主創業的基本原則,充分發揮職能作用,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采取一系列鼓勵、引導和扶持措施,帶領大學生通過創業實現就業。
2010年,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在全區范圍內實施了“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計劃從2010年—2012年期間,通過開展創業培訓(實訓)、落實創業扶持政策、提供創業指導等活動,引領100名大學生實現創業,并使有創業意愿、具備一定條件的大學生都得到創業培訓,讓準備創業的大學生得到創業指導服務。
記者:目前西藏大學生創業總體情況如何?導致大學生創業失敗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林冰:根據我們的調查,大學生在校期間創業、畢業后自主創業的失敗率在六成以上。主要原因首先是激情過度。創業需要激情,但過分的激情往往會導致創業者不研究自身實力與市場風險,對創業項目的可行性缺乏冷靜全面的評估;其次是好高騖遠。紙上談兵,缺乏經驗,對市場只進行理想化推斷,結果往往與實際情況相去甚遠;第三是單打獨斗。對大學生來說,合作創建一個團隊,要比單槍匹馬更容易成功。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