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普通高中新課改方案正在制定,2010年秋季全區同步啟動
從2004年的秋季,國家在海南、廣東、山東、寧夏4個省區啟動了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試驗至今,全國有20多個省市區進入了高中新課改,被專家認為是一場自建國以來力度最大、改變最多的高中課程改革,它的變革,必將影響一代人。經教育部批準,西藏也將于2010年秋季邁入高中新課改的行列,目前,自治區教育部門正在結合西藏的實際,制定西藏2010年高中新課改方案,全區七地市將同步啟動。改什么,如何改?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死記硬背被摒棄
自治區教育科學研究所有關負責人介紹,這次高中新課改將達到6個方面的目標。改變現有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轉而強調讓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也將改變課程結果過于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在新課程中設置綜合類課程,適應西藏不同地區和學生發展的需求,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和可選擇性。
現有課本內容“難、繁、偏、舊”,教學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等這些將被新課改摒棄。據了解,新課改課程內容與學生自身生活和所處的社會聯系緊密,把注重點投向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通過選修課程,來培養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除了教材的變革,學生的學習方式將通過新課改的引導,從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向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勤動手、樂于探索轉變,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以此來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和交流合作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分制進入課堂
修學分,這一大學生才會接觸的學習方式,引入了西藏高中新課改方案。按照規定,西藏一名學生高中三年,需要完成國家課程的116個學分、地方課程的22個學分和校本課程的6個學分,共計144個學分。
自治區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韓曉悟打了個比方,2010年秋季新課改實施后,高中生的語文必修課有5本教材(即五個模塊),每完成一個模塊修習可獲2個學分,“按照學習進程,語文的必修課高二上半年基本就能學完,另外選修課有4本教材(即四個模塊),每修習完一個模塊也可獲2個學分,這樣算下來,僅語文課,一名高中生到畢業至少要修滿18個學分。”
這就意味著學校原有的學期制被打破,全年被分成4個學段,每個學段為10周時間,其中包括9周上課,最后一周復習和考試。
據了解,144個學分中,體育與健康占了11個學分,田徑成為男女學生都要完成的必修課。當代學生中,玩電腦、打游戲、極少運動等不良習慣,讓家長對孩子的身體素質特別擔憂。不僅學習好,身體素質也要好,這是新課改所強調的。
學校可自主編教材
在自治區教育科學研究所辦公室內,韓曉悟正在梳理堆成小山似的高中課改新書,“經多方調研,西藏將選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廣東教育集團出版發行的普通高中新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這些書我們要進行一一篩選,關鍵要貼近西藏的教學實際。”
篩選教科書不是件簡單的事情,記者從中看到了兩本通用技術類的選修課程——《簡易機器人制作》及《汽車駕駛和保養》,韓曉悟說,目前西藏普通高中學校還不具備開設這類選修課的條件,但隨著改革的深入,會慢慢完善。《通用技術與設計》這一門對于高中生來說嶄新的課程將作為必修課走進高中課堂。
新課改將實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三級管理。如何構建基礎、多樣化、有層次、綜合性的課程結構呢?韓曉悟說,國家課程分為必修和選修課,屆時將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師資情況,考慮學生個性發展,給學生提出一些選修課程。地方課程分兩大部分:首先是以“四觀兩論”為主要內容的必修課,其次是由各地市針對本地區實際,制定地方課程,“例如通過介紹家鄉在社會發展、經濟建設、環境保護等方面的變化,讓學生感知家鄉的魅力。”校本課程管理賦予了學校課程自主權,各普通高中都可以因地制宜地編寫校本課程。
體現新課改精神
“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是影響新課程實施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們將認真研究,慎重對待。西藏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將立足有助于高校科學公正的選拔人才、實施素質教育和高校依法行使辦學自主權的原則,體現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精神。在教育部的指導下,西藏正在探索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和高考(論壇)命題改革,為西藏2013年的新課改后首次高考做準備。”自治區教育科學研究所有關負責人如是說。
日前,自治區教育廳組織相關工作人員和部分高中校長赴內地先期進入普通高中新課改的省市區進行了學習考察,借鑒和學習新課改經驗,并在此基礎上,組織區內專家起草了《西藏自治區普通高中新課改指導意見》。另外,西藏100多名教育管理人員和600多名高中教師也在不久前參加了學科培訓。
為了保障西藏普通高中新課改工作順利推進,自治區教育廳將在加大普通高中建設力度的同時,有計劃地安排專項資金,用于包括師資培訓、技術教室、實驗室和信息化裝備的建設和完善,并安排課程研究、資源開發等項目在內的工作經費,為新課改提供經費支持和物質保障。
教師:拉薩中學 紀雪明
新課改早日實施對西藏的教育水平提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新課改意味著教師的角色不再是單純的灌輸知識,而應多啟發學生去思考問題,從主導變為互動。這也可以督促教師與時俱進,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我個人建議,學校可以考慮開通校園局域網,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和溝通。
家長:拉薩市公安局特警支隊“110”巡警二大隊 于勇
面對即將在2010年秋季實施的普通高中新課改,我認為,應當充分考慮西藏本土教學的特點,科學執行政策,而不要照搬內地經驗。
我的孩子主動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一般,將來適應新課改還需要一個過程。現行的高考制度看的是分數,就業首先要的是學歷這塊“敲門磚”,新課改可能存在與現行的高考制度不適應的地方。新課改的想法是好的,但應該考慮中國人口多、地域廣、差異大的特點,不能一刀切,要改得科學,符合實際。
學生:拉薩中學高一學生 于國晨
新課改將給我們的學習生活帶來新的考驗,我們已經做好準備,改變自己原有的一些觀念和學習方式,并逐漸去適應新課改的要求。
我們早已習慣了老式的教學方法,新課改將注重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和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一開始可能不適應,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所以希望老師在課堂上多與學生互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