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在北京第44中學考區應試的考生(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1994年8月19日,中央國家機關首次招考公務員[微博],錄用名額為490人。
從1994年的4400人,到2014年的152萬人,20年,國考報名人數激增345倍, 競爭比例由1994年9∶1,提高至2014年77∶1。
“國考熱”始于2003年,報名人數從2002年的6萬余人增至12萬余人。那一年,正是高校擴招后首批畢業生的就業之年。
99%的招考職位有專業要求。招錄人數最多的專業為會計學、經濟學和財政學。近八成職位不需要工作經驗,大多是基層崗位。
按往年經驗,熱門職位是稅務、海關、人事、財政等,相對冷門職位是部分地區的氣象、地震等。
學歷要求不斷提升。大專以上學歷公務員1993年占公務員隊伍總數的35%,2003年占76%,2003年以后錄取的公務員,均應具有大專以上學歷。
截至2003年,年齡在40歲以下的公務員占公務員隊伍總數的60%左右。
我國現有四類公務員:選任制,由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選舉任命,是政府組成人員(如××市長);委任制,任免機關在其權限范圍內直接委派職務,為非政府組成人員(如××部副部長);考任制,公開考試擇優錄用,為非領導職務(主任科員以下及其他相當職務層次);聘任制,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簽署合同,是專業性較強職位和輔助性職位(不涉及國家秘密)。國家公務員考試每年進行一次,筆試在每年11月底至12月初進行,面試從次年2月份開始。需要經歷行測、申論、專業科目、面試、體能測評等。行政能力測驗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常識判斷、數量關系、判斷推理和資料分析,全部為客觀題。申論主要考察對給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煉、加工,測查報考者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