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學校的學生最怕沒有動手能力,但不少職業學校卻因客觀因素制約缺乏實習實訓條件,這成為制約職業教育發展最大的“絆腳石”。寧夏某職校通過實施“引企入校”“入廠辦學”等模式,與160多家企業簽署合作協議,有效破解了學生實訓難題。
寧夏某職校實施的“引企入校”模式將養殖場搬進了校園,改變了過去單純在黑板上講馬尾巴功能的教學模式。由學院投入270畝土地,寧夏恒泰元種禽有限公司投資1000萬元人民幣,合作共建綜合農業養殖實訓基地,集科研和教學為一體。
與此同時,學院通過“入廠辦學”模式與寧夏一企業聯合成立“大河數控技術學院”,讓學生在真實的生產環境中學習演練,完成從學生到勞動者、從勞動者到高技能人才的轉變,讓工廠成為學生的第二課堂。
“我們實施校企合作,實現了車間即教室,師傅即教師,學生即員工的轉變,可以培養出有一技之長的人才。”寧夏某職校教務處處長任全錄說。
據了解,該學院通過實施“高等職業教育‘校企聯動頂崗預就業’培養模式”,讓學生接觸到企業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真實情況,培養了一大批能與就業崗位零距離對接的優秀學生,為順利實現由學生到企業員工的角色轉換打下基礎。
2009年,寧夏某職校就業率達到97.2%,創寧夏高校學生就業率最高紀錄。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