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秋季開學,很多適齡兒童家長感慨銀川一些小學入學難。據相關人士介紹,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農村孩子進城上學、打工者子女就近入學引起的教育資源緊張。
記者走訪幾所小學,發現教室里的課桌從講臺前一直排到后墻,學生坐得滿滿當當的。從新生入學前一周,本報就接到許多市民電話,反映孩子上學難。外地來銀經商的李先生想讓孩子到銀川民樂小學上學,但該校名額已滿,根本進不去,最后他只能花錢讓孩子上了貴族小學。戶口在賀蘭的涂先生在銀川工作,想讓孩子在興慶區六小或七小上學,他到學校報名時發現,很多農民工和農村孩子都想進這所小學,受學校教室和師資所限,沒辦法接收。幾位外來打工家長說,現在城市學校也免除了學雜費,當然想讓孩子在教學條件較好的城市上學。一對夫婦一人在建筑工地打零工、一人在廢品收購站幫忙,月收入不過1500多元,但為方便孩子在興慶區三小上學,特意花600元在學校附近租房住。
記者來到金鳳區回民四小,該校一年級原計劃招3個班,但因報名的孩子多,現招了4個班,200余名新生里有60多人不是本市戶口;二到六年級也接收了從外市縣轉來的205名非本地戶口的學生。記者看到,一間一年級教室里坐了8排學生,最后一排學生后背挨著墻壁。學校張校長介紹說,目前全校學生達1300多人,但教師編制只有60人,實際在崗的還沒有60人。按教育部20個學生占有一個教師的規定,至少需要增加10名教師。一棟教學樓只有36間教室,接收這么多學生每個教室都坐得滿滿的。
據金鳳區教育局招辦王主任介紹,金鳳區回民四小還不是今年擴招學生人數最多的學校,金鳳區25所小學,一小、二小、三小、六小招的人數較多。教育局要求各小學解決全部要求入學的小學生,現在還沒有最終多招了多少學生的統計數據,但僅從教育局直接調配的學生就有60多名。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