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教授獲2014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94歲的廈大教授潘懋元獲得2014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只有10名,他是研究高等教育的,被認為是“中國高教界一代宗師”。
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14年度教書育人楷模推選結果。由教育部主辦的這個評選,先是通過網絡投票, 64位候選人共獲得700多萬張選票。接著,按照以師德表現、教書育人工作實績為衡量標準,推選委員會在結合公眾投票情況、充分討論醞釀的基礎上,進行了無記名投票,最終產生了10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教育部發言人說,潘懋元是今年最老的“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故事1】
15歲開始當老師,從小學教到大學
潘懋元15歲就當老師,從小學生教起,接著是中學生,后來是大學。15歲時,初中畢業的他在家鄉的一所小學當老師,教三年級國文和算術。不過,第一次上課以失敗告終。潘懋元說,其實,事先我花了很多心思備課,準備了很多材料,也定了計劃。結果到上課那天,一上講臺就緊張,才講了十幾分鐘,就將備課的內容全部講完。
學生們見老師沒話可說,就開始在下面嘰嘰喳喳、打打鬧鬧。潘懋元曾對本報回憶說,當他轉身到黑板上板書時,孩子們就朝他扔東西。不愉快的教學經驗使潘懋元覺悟到:應該要有教學方法,這被認為是為他后來研究打下伏筆。
潘懋元在讀高中、上大學時,一邊讀書,一邊教書。他當過小學校長,潘懋元是演武小學前身、廈大附屬小學的第一任校長;做過中學教務主任,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出任廈大副校長。
【故事2】
“一代宗師”1980年代創設學術沙龍
潘懋元的名字,和中國高等教育聯系在一起,這里有個背景,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高等教育并沒有獨立門戶,潘懋元卻已經意識到,“不能把大學生當成小學生、中學生一樣來教育”,大學必須要有自己的教育理論,他倡議建立高等教育學新學科。應該可以說,高等教育學在中國作為獨立學科,潘懋元功不可沒。
教育部發布的事跡介紹,稱之為“中國高教界一代宗師”,“我國高等教育學科的倡建者和奠基人”——1983年,潘懋元出版了《高等教育學講座》,這被認為為第一本《高等教育學》的誕生和中國高等教育學學科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第一部《高等教育學》在1984年出版,標志著一門新學科“高等教育學”的誕生。
他還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創設了一種課外學習制度——周末學術沙龍。每周六的晚上,他準時在家里接待他的學生,沒有課堂上的正襟危坐和刻板拘謹,大家暢所欲言,既談學問,也談人生。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