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們花費一個月做的寒假作業,到底哪里去了?湖里的華昌小學昨日在開學式上,以寒假作業展示等方式告訴學生:它沒有被束之高閣,老師在意你的付出。
在度過近一個月的假期后,中小學生和幼兒園的小朋友,昨日背起書包,開始新學期學習。
在絕大多數中小學,開學式是開學第一天的第一件事。本學期,華昌小學的開學式增加了一項新內容:交流寒假作業。
一直以來,寒假或暑假作業的去向,一直是“懸案”——它到底去哪兒了?絕大多數學生從未看到過發回的寒暑假作業,也沒有寒暑假作業的講評。
昨天一大早,華昌小學的校門口,一位三年級的小女生說:我想,它是被老師鎖進柜子里了吧?對于寒暑假作業的“下落不明”,這所小學五年三班一位名叫謝冠涓的女孩嘆了口氣說:“我們已經習慣了”。
在校門口迎接學生的華昌小學校長陳寧海聽罷后說,現在的孩子都是“鬼精靈”,得不到作業反饋,會影響他們以后完成寒暑假作業的態度。
本學期還未開學,華昌小學就開始策劃在開學式安排寒假作業展示。16日學生報到繳交寒假作業后,老師們加班,每班都選出十幾份完成得最好的,集中在班級門口展示。
陳寧海說,實事求是地說,寒假作業要做到全批全改,不太可能,畢竟開學后,老師任務馬上來了——一方面要趕緊把學生心收回來,另一方面,新的教學進度又開始了,根本沒有時間。通過這種折中形式,我們想告訴學生,老師不只是重視寒假作業的布置,還在乎你們到底做得如何。
這所小學二年一班的語文老師黃淑月說,除了挑出優秀的寒假作業,開學第一周,她會把所有學生的作業都“掃”一遍,從中再挑出學困生和進步最大的學生,給學困生開小灶,獎勵優秀學生和進步最大的學生。
陳寧海說,類似學生家長這一“寒假作業做完后,到哪里去了”等問題,都在提醒我們,細微的細節對教育也很重要。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